从学生到老师,她在北大的十年

北京大学  |  2022-07-01


在北大,有一个专业的师生会隔年用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踏访华夏大地上的古代建筑瑰宝,探寻庙宇、古塔、园林、民居、宫殿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密码,这就是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方向。

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从遗产保护的视角来考察古建筑,是俞莉娜在北大寻得的志业。在日本用另一种视角探索建筑之美后,她带着更为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这片天地,在踏访神州古迹的过程中看见先贤的匠心营造,也见证自己与北大文物建筑方向的成长。


01“撞”进古建筑的生命世界


进入考古文博学院,和文物建筑专业结缘,对于俞莉娜来说更像是一段在偶然际遇下误打误撞闯入新世界的经历。

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俞莉娜在2008年进入北大,但是却并没能在自己最初就读的专业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在高数课上认识的一位考古文博学院的同学,为她打开了一扇初探文物建筑专业的窗,在大一结束之后,她选择转入文物建筑专业。

与那些“有备而来”,在进入大学前就对考古、文物有深入了解的同学不同,俞莉娜凭着比较朦胧的兴趣进入了这一专业,而后,这一领域、这一学科体系的意义在她的意识里渐渐明晰。

文物建筑专业属于一门跨越文理的交叉学科,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的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高考招生时只面向理科生。转系之后,作为一名文科生的俞莉娜在学习考古文博学院的基础课程之外,还面临着连续4学期“建筑设计”课程的挑战。在这些课程中,一套建筑设计方案图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刷夜,当时的他们形容这一过程为“熬图”。

从功利的角度看来,“建筑设计”课程的学分并不算多,修课的同学也大多没有走入建筑设计领域,当时备感“痛苦”的同学们总是不由得怀疑选修这些课程的意义。

但现在的俞莉娜再回想起本科的经历时,不由感慨这些课程为后来学术研究夯下的基础——它赋予了俞莉娜在考察古建筑时的“设计者”视角和对于古代建筑的空间感知,这一视角很快在大三的实习中发挥了作用。

俞莉娜本科毕业照


文物建筑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实习实践的结合,每届学生在本科三年级时会有一整学期的“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在全国各处踏查、测绘古建筑。

正是在这一学期内,俞莉娜有如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透过不会说话的物质信息,解码古代匠人营造理念。当真正经由脚手架爬上梁架,摸到建筑构件的时候,此前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不再是泛泛之谈;她对古代建筑的认识也不再是宏观的、笼统的。


测绘实习时的俞莉娜


“一座建筑能够存续至今,离不开人与社会的维持,而一座建筑本身也是凝聚人、维系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

从建筑遗存本体延伸到建筑与周边人群的互动关系,在时间和空间、物质和文化的意义上,一座古建筑在俞莉娜的脑海中立体和鲜活了起来。

由好奇到知识,由知识而文化。对建筑的精细考察和测绘于俞莉娜而言,是对这座建筑生命史的探问,更是在为今人和后人留下建筑保护的宝贵资料。

在实习中,俞莉娜所在团队对山西运城万荣县稷王庙大殿进行了重点测绘和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令人振奋的发现。团队在稷王庙大殿上发现了北宋时期墨书题记,这一年代也为形制研究和碳十四测年所认定,确认了万荣稷王庙大殿为现存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这段难忘的经历让俞莉娜坚定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的决心,选择进一步深造。


02漂洋过海,试探新途


萌生前往日本深造的想法,缘起于俞莉娜大四期间旁听的一次中日韩建筑遗产保护的研讨会。这次会上她发现,虽然三国的传统建筑同属木构建筑体系,但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看待古建筑的视野仍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次会议让她意犹未尽,决定还是要到国外去看一看,于是她开始学习日语,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开展古建筑研究。

初到日本的俞莉娜并不是很适应,一方面自己外语沟通能力还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科思维方面的差异。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文物建筑专业,在学术传统上经常会借鉴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关注古建筑的年代与形制问题;而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史则属于理工学部,关注点主要落在古代建筑的设计问题上。

早稻田大学暑期建筑测绘(2019年 东京)


经过了一段适应期后,俞莉娜意识到,暂时放下自己此前熟悉的中国建筑史视野和研究范式,改变以“他者”的角度去审视日本建筑的原有思维习惯,真正地进入到日本建筑学话语体系中,才是一名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学习建筑史的正确“打开方式”。


早稻田大学缅甸建筑考察(2019年)


早稻田大学建筑史研究室有着成熟的组会制度,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新事物。每周的组会上,她需要分享自己近期的研究心得,听取他人的意见;还需要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内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敦促她去了解到身边同学们的研究,不仅仅沉浸于自己的研究之中。

俞莉娜尝试将考古类型学方法和建筑设计技术分析法结合起来,完成了对中日寺院藏经建筑的博士学位论文,从藏经建筑出发阐释中日古代建筑技术传播交流与吸收演化的问题。

2018年博士毕业照


03和文物建筑专业一起成长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设立于1998年,在北大考古的学术传统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方向。文物建筑专业隔年招生,每级本科生为十人左右。这样“短小精悍”的建制使得这一专业的同学们在朝夕相处中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和很强的凝聚力。

在日常频繁的学术交流之外,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依旧是增进老师、同学间“革命友谊”的美妙时光。在这一过程中,俞莉娜再度感慨自己收获成长。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中,各地之间往返的交通方式、一日三餐的就餐场所、赶路时落脚过夜的地点等细节都需要老师、同学们一一沟通、敲定。


2011年万荣稷王庙测绘实习师生合影

实习的一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出发当天仪器遗失在了校门口,赶路途中面包车在人烟稀少的路上抛了锚……在与大家一起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俞莉娜长了见识,加持了出行技能,也收获了“经得住重重考验”的师生情和同学情。

在这段行万里路的日子里,填满俞莉娜生活的不仅是这些旅途中的小事,更有高光时刻。实习的带队老师、也是后来俞莉娜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怡涛在发现了万荣县稷王庙北宋墨书题记之后,难以按捺心中的激动之情,挥笔成诗一首。诗中“触手是先贤”一语道出文物建筑专业的魅力与价值,令俞莉娜至今难忘。她认为,自己决定从事这个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了徐老师为代表的古建筑学人情怀的感染。


在北大读书的时间里,俞莉娜逐渐建立起了具有北大考古特色的古建筑学研究框架,也对北大文物建筑专业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旨趣产生了认同感。同时,原本规模不大的北大文物建筑方向也在不断成长、壮大,组建自己的教学科研团队。


在日本完成博士学位后,俞莉娜获得了重回北大任教的宝贵机会,入职北大文物建筑专业。

2021年本科生测绘实习(山西大同关帝庙)


虽然仍然身处熟悉的燕园,但是从学生到一名教师的身份转变对她来说也充满着挑战。在工作之前,相对内向,不善言辞的俞莉娜没有过任何教学经历,教课这件事对她而言是一个挑战。

在上第一门课时,俞莉娜准备的讲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信息,课前一次次地配合PPT练习念稿。在克服了最初的紧张后,她又发现,这种授课方式显得有几分生硬。经过了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并旁听了同事的课程后,俞莉娜意识到讲课并不靠记忆,而是更依赖于逻辑组织。任教的两年半以来,俞莉娜注重对自己课程的内容进行逻辑梳理,现在,她讲起课来也已经多了几分从容。

再度回到这个文物建筑专业这个集体,俞莉娜已经由昔日的学生变成了引路者。授课之余,她也会和现在同学们闲聊,用现身说法解答课业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困惑,并且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为大家做好安全保障,指导更年轻的古建筑学新生血液如当年的自己一样触摸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密码的梁栋砖瓦。


2021本科生实习(山西应县木塔)

求学、教书,俞莉娜已在北大度过了十年时光。在她的眼中,北大学生的特点大概就是大家各有特点:有人思维和表达能力俱佳,有人性格内省而深刻……站在这些人中间的俞莉娜自认并非天资聪颖,做事时大多时候也不那么有备而来、游刃有余。


但好在,她身边从不缺乏各不相同、但同样在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的人,鞭策自己不断求知、探索。

串联起建筑与人、古与今的知识与情怀之脉,挽结于燕园这一片小天地,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


俞莉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硕士(历史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建筑学),2018至2019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研究专长为中国古建筑考古、东亚古建筑比较、佛教建筑史、亚洲建筑遗产保护等。开设课程有《中国文物建筑导论》、《外国建筑史》、《东亚建筑史》、《文化遗产田野踏查与测绘实习》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燕归来”系列报道

聚焦再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

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

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

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

报效家国的情怀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