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永远的校园”,是北大人魂牵梦绕的记忆

北京大学  |  2022-07-01


“燕园的美丽是大家都这么说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每个北大学生都会有和这个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

我的校园是永远的。因偶然的机缘而落脚于此,终于造成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

——节选自:谢冕《永远的校园》”


这篇《永远的校园》散文

是许多北大人心中共鸣的记忆

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谢冕先生的笔下

北大是一片圣地

绵延着不熄的火种

也是青春时代永远的记忆


谢冕先生是中国诗歌研究界的标志性人物

他敬畏高雅的诗,爱诗、读诗

用一生去阅读、积累、辨析

站在当代诗歌评论前沿

他始终关注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为新诗的繁荣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今天,一起走近他的诗歌宇宙


01 永远的校园 给北大的礼物


“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在谢冕的笔下,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然而,正是这座小巧的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


这里是谢冕心中永远的校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青年到老年,园子里总能看到行进着的衣饰朴素的人,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容。“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有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的巨人。”

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有更多他们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他们默默地接受并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



在无数北大人心中,这也是自己永远的校园。在这里,住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的珍贵记忆,它们是欢乐的、失落的、甜蜜的、苦涩的,是我们心头永远难以割舍 的。

我们把青春时代的痛苦和欢乐、追求和幻灭,投入并消融于燕园,它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

当一批批毕业生离开这片土地,他们将带着园子里的精神,奔赴远方。即使暂时告别,北大人的精神永不湮灭,燕园依旧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


02 开启诗歌梦境 感受文学奇能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用尽一生的心力,这是我对自己一生所做的总结。”


1932年谢冕出生,恐惧伴随着谢冕的幼年时光,因敌机轰炸而举家逃难,因逃难而频繁换小学,因父亲失业交不起学费而一度失学捡稻穗。



但即便生活如此无望,谢冕的母亲却带着他从容迎接着每一个黎明。除了母亲,能让他从黑暗中看到一缕亮色的,还有冰心的《寄小读者》,为谢冕开启了瑰丽梦境,感受到文学的奇能。



8月29日是谢冕人生中两次重大的日子。1949年8月29日,谢冕投笔从戎,坚决入伍。1955年8月29日,谢冕负笈北上,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谢冕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谢冕工作履历的表格上,除了北大,剩下的都是空格。谢冕进入北京大学后加入了北大诗社,他用一首题为《一九五六年骑着骏马飞奔而来》的小诗,来迎接他在北大的第一个新年。

1980年谢冕筹办并主持了全国唯一的、也是第一家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谢冕任杂志主编。《诗探索》和朦胧诗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新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报春燕,为那个梦想和激情的年代作证,为中国新诗的再生和崛起作证。



1989年起,谢冕在北大首创“批评家周末”,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定期研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大或热点问题,坚持十年不辍。

谢冕参与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点,他也就成为北大第一位指导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并就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新诗评论》主编、研究员。

谢冕一生都与诗歌、与北大紧紧关联。


03 解放思想 创作新诗


“这是一代人的声音,它不仅是少年的时代,全中国人都在寻找光明,这个诗是属于这个时代的。”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人们被禁锢多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尘封的创作热情奔涌而出。当时的文学界也正在全面复苏,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

1980年5月7日,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谢冕写了一篇三千字的文章,旗帜鲜明地为朦胧诗辩护。文章发表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也有激烈的批评意见。从那时起,他便成为中国诗歌研究界的标志性人物,成为了一面旗帜。被反对者嘲讽为“怪物”的朦胧诗,被谢冕称为“新诗潮”。



在谢冕看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个在当时很多人“看不懂”的诗,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是全中国人都在寻找的光明,是时代的诗。



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影响深远,这篇文章后来与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论”,为中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更是鼓舞了青年诗人们的创作热情。


04 立足前沿 奉献终身


“我喊出了一句话,那就是百年和解。一百年了,中国新诗和中国传统诗,应该是和解,本来就是一家。”


谢冕一直站在当代诗歌评论前沿,关注着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他的理论批评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关怀基础之上,他坚持社会历史批评的观点,倡导建设性的理论批评立场,谢冕先后出版了《文学的绿色革命》《中国现代诗人论》《新世纪的太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等专著十余种,另有散文随笔《世纪留言》《流向远方的水》《永远的校园》等多种。



《中国新诗总系》《中国新诗总论》,一共十六卷,将近一千万字,这是谢冕在一百年来为新诗所做贡献的精华。

“这是我给新诗一百年做的贡献,我作为一个北大的后来的人,在我自己手上,把这些工作做完,这是我很高兴的事。”

作为北大人,谢冕认为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些工作,他倍感幸福。谢冕的文章在诗歌评论界独树一帜。他以诗人的激情书写诗歌评论,笔锋常常带着充沛的感情,他的评论是诗化的评论,不仅以强大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更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感染读者。



一直以来,谢冕都认为文学的爱好与写作是多元化的,应该尊重各种写作、各种流派、各种主义。只要是为文学做出贡献的,都应该尊重,不能固守一隅。谢冕在他的《中国新诗史略》中写道:

中国新诗的一百年是始于破坏,而止归于建设的一百年,是看似后退,而立志于前进的一百年。



谢冕认为,中国很多诗歌美好的愿望,都在新诗当中得到了传承,他们之间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由一个传统流传下来的,没有断裂。他喊出了中国新诗与传统诗“百年和解”的口号,站在时代前沿,为文学新潮热切欢呼,为文学未来的发展把脉并呐喊。



谢冕纪录片出自系列人物纪录片《北大之光》。《北大之光》系列纪录片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记录了北大老中青几代学者扎根中国大地,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性贡献的历程。通过讲述故事,分享感悟,展现了几代北大学者爱国爱校、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


人物简介


谢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著名当代文学研究学者,新诗理论家、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从军队复员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担任文学理论教师。1977年后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顾问。

著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中国新诗史略》等专著十余种。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1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中国新诗总系》(10卷)、《中国新诗总论》(6卷)等多卷本丛书。晚年,除新诗批评研究之外,专注随笔散文写作,有《世界留言》《流向远方的水》《永远的校园》《咖啡与茶》《觅食记》等。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