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ech科研说 | 今年夏天“荔”不从心,生物学教授科普何为“荔枝小年”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7-01

6月,又是岭南荔枝成熟时

不过,比起往年沉甸甸的枝头

和一串串的果实

今年深圳大多数荔枝林却是“绿肥红瘦”

说是“惨绿少年”也不为过

拥有一万棵荔枝树的南科大校园

今年的荔枝产量也比去年大为逊色

 

可能普通人会关注

今年荔枝的口味和价格走向

而对于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老师们而言

这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话题


为什么今年荔枝会减产?

荔枝的产量与什么有关?

荔枝吃多了为什么会上火?

我们邀请了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食品研究所

研究副教授姜凯博士

从科学角度科普荔枝的“大小年”问题





01


荔枝有大小年之分,今年被称为“荔枝小年”,以南科大为例,今年校内荔枝产量比去年“荔枝大年”有什么变化?


产量仅约为去年的1/4



姜凯:是的,今年确实是“荔枝小年”。据学校总务与空间办老师介绍,南科大荔枝树大概有1万棵左右。今年的产量仅约为去年的1/4。学校为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提供了几十株荔枝树作为实验材料,这片科研荔枝林今年颗粒无收,对我们开展荔枝的研究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我们看今年大多数的荔枝树,挂果也非常少。



02


为什么会出现“荔枝小年”的现象呢?与温度、雨水、光照等有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哪个荔枝品种对气候的变化更加敏感?


多方面因素影响荔枝产量



姜凯:其实很多果树都有大小年的现象。这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密切相关。前一年的低温诱导对荔枝花芽的分化非常重要,每年12月到次年1月荔枝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分化出花芽。这一过程需要一个相对低温的诱导。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就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例如在我们校园分布较广的糯米糍、桂味就是对气候较为敏感的品种。加之今年春夏日照少、雨水多,气温不稳定等因素造成成花率低和花穗发育不良,最终导致结实率严重下降。连续雨水和低温带来的浓雾高湿天气使得气候适应性较强的妃子笑产量也遭受重创。


而今年雨水加大风天气也造成了很多荔枝的非生理性落果和裂果,让原本坐果率不高的荔枝产量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荔枝的大小年往往交替出现,例如去年是“荔枝大年”,荔枝树体营养的透支是次年结实率低的可能因素之一。



03


南科大这两年开展了荔枝文化节,荔枝已经成了南科大的一个标识,围绕荔枝,南科大生物系目前正在从事哪些研究呢?有些什么样的成果?


荔枝调控管理研究



姜凯:南科大的万棵荔枝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宝贵资源,学校也非常支持生物系在荔枝方面的研究。目前,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荔枝开花调控、果实发育以及采后保鲜等环节。通过前期基于模式植物的研究,我们已经筛选了多个具有潜在保鲜效果的植物天然产物和小分子化合物,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有效成分进行活性评估。最近,华南农业大学的荔枝研究团队进行了荔枝基因组的测序,提供了详尽的荔枝基因组信息,其中就包括可能会参与荔枝开花调控的基因,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支持,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为荔枝的开花调控与采后管理贡献科研的力量,让大家可以享用到更多新鲜美味的荔枝。



04


荔枝虽然美味,但是许多人吃荔枝会上火,能否请老师也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荔枝类索马甜蛋白



姜凯:是的,我就是属于吃荔枝易上火体质。关于上火原因有很多说法,比如有的说是高糖引起口腔粘膜渗透压变化和微生物滋生。最新研究表明荔枝果肉中含有荔枝类索马甜蛋白(LcTLP),该蛋白具有促进促炎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的转录和分泌的活性。其实索马甜蛋白很早被认为与水果过敏有关,而且有趣的是该蛋白与植物的病原免疫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5 (PR5)在序列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不知道这是不是荔枝对果实的一个保护机制呢?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第二届荔枝文化节,活动现场设置了荔枝知识展板,包括荔枝发育过程、荔枝品种、管养技术、文化故事等科普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科大师生也为荔枝创作绘画

用纸笔描绘清甜的红果实



近期,总务与空间办公室在学校中心餐厅发放采摘的南科大荔枝。因遇荔枝“小年”,学校将根据荔枝成熟情况陆续采摘配送,请大家留意总务与空间办公室领取通知。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