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苦练基本功,她从校园记者蜕变为优秀毕业生,未来斗志满满

中国政法大学  |  2022-07-01

大学期间

她曾获首都高校记者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被评为校园十佳记者

曾任校新闻通讯社总编、编辑部部长

参与编辑策划官微、校报、

校报副刊、视频栏目等

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

现被录取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


她是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

张欣怡

大学四年,她做学生记者的经历

见证了她的成长



01

“借你双眸”


时间回到四年前的“百团大战”

新闻通讯社师兄师姐

身着文化衫上的七个字

“借你双眸读法大”

瞬间吸引了张欣怡的注意

她感觉推心置腹又略带浪漫气息

“我也不想被吸引

可是他们邀请我做学校的眼睛诶!”


于是她填了报名表

接着通过了编辑部的笔试

笔试环节不光有

填成语、改语病等等题目

还要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小作文

不知为何,这件事让她在未来四年里

都对这里充满了一股不可名状的斗志


初入新闻通讯社的工作充实而新鲜

她最常做的事就是

校对、参与选题讨论、

完成“每周一稿”


校对是每个“新闻人”的必修课

从校对头版新闻和专访特稿

这些细碎工作中抬起头来

她发现,校对居然是一个

快速提升文字韵律感的方式


选题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学习去寻找

什么是值得“关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

世界会以一种新的方式排列在面前


“每周一稿”更是相当有效的锤炼

虽然不一定会逼迫人迸发灵感

至少对“冗词赘句”的触觉

变得更加敏感了


第二年当自己也成了师姐

她组织面试时问了很多人:

“你要如何对一个失明的人描述蓝色?”

一位同学的回答令她记忆犹新

他说:

“我可能会拉着这个人躺在沙滩上

面朝蓝天,空气里充满海风的味道

我会告诉ta,这种感觉就是蓝色”


这时张欣怡似乎恍然明白

“借你双眸”的真实含义

绝非自负地争做他人之眼

狭隘地当那片障目的叶子

而是通过记者的身份

学习如何睁开自己的眼睛

打开世界更多的面向


02

“现实却远比想象厚重”


张欣怡刚开始学习特稿写作时

她读了很多一线记者的采访手稿

再加上首都高校记者基本功大赛时

一位评委随口说了一句

“你写的推送很有意思”

她飘飘然地认为自己也是

拥有“叙事精神”的“时代记录者”

掌握了写作报告文学的能力

就差扎根实践了

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

更加微妙而厚重



三年里

她听远程支教的组织者师姐

皱着眉头讲起支教地山村小学

蹲在师弟师妹们的小马扎旁边

听他们讲军训的感受

与图书馆、保卫处的老师们

谈论校园建设的种种考量

和他们交换感受和意见……

每当她以为自己明白了

整件事情的情感逻辑和来龙去脉

往往又会抛出新的事实和问题

让她疑虑、徘徊



她说自己其实有些害怕社交

更不擅长表达想法

却对于“当记者”和“做采访”

这件事非常热衷

“它好像为我披上盔甲

让我所有的表达

都有了一个合理妥帖的出口”



03

“尊重真实”


当了四年“校园记者”之后

她发现,当把“面对真实”

看作一种单调的口号时

其实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

有时甚至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一年冬天

张欣怡遇见一位拄着拐杖

在翻捡垃圾箱的老人

脑海里第一反应: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新闻素材!

这位老人的生活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

背后蕴藏着社会结构的畸形

还是文化惯性的遗存?

这个垃圾桶和拐杖的构图很妙

老人白发凌乱得也恰到好处

为什么我没有带相机出门……”


正在她手忙脚乱翻找相机时

一个念头却如当头棒喝将她震醒:

“这些对拄着拐杖捡废品的老人来说

又有什么意义?

你是否真正尊重、关心这个人?”



她又回想起2019年的春天

当时她和市创项目成员们

前往一个进城务工女性社工组织的活动现场

当她们认为整场活动“非常有趣”

向社工组织的负责人提出

“可不可以跟阿姨们深入接触一下”

的请求之后

负责人警惕地看着她们:

“已经有不少学生把

这些阿姨当成课题作业了

她们不是问题”

那一刻的羞愧确实很具有杀伤性



经过四年的成长

张欣怡深知

做一个好的表达者和记录者

要投入思考和灵魂

更要体现尊重和意义

在“表达”这面镜子前

要克服自身,交流互鉴

道路虽然坎坷难行

但依然相信

她不是独行者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