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暖意”渐浓

超五成企业对全年增长预期有所上升 近三成外贸企业贸易额环比增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6-30作者:张均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中国外贸一度承压的局面终于在第二季度得到了缓解。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了全国范围内全行业近3500家外贸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感受到的“暖意”明显。

6月29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用一组数据证明了这一积极变化:25.43%的外贸企业二季度贸易额环比上升,19.98%的企业利润环比上涨。外贸企业对全年贸易额增长的信心有所恢复。26.22%的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实现增长,28.17%的企业认为至少与去年持平。

“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冯耀祥说。

由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叠加俄乌冲突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今年3月以来,我国外贸一度承压减速。

外贸,是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要想稳住经济,稳外贸至关重要。近期,围绕物流保通保畅、加快出口退税和通关效率等方面,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有效激发了外贸市场主体的活力。

从中国贸促会的调研来看,第二季度,我国高附加值产业出口利润增长成为新亮点,黑色金属、专用设备制造、皮毛制品和制鞋、汽车、采矿业等外贸增长动力较足。专用设备制造、汽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医药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利润表现比一季度增强。22.65%的企业新增订单比一季度增长,30.43%的企业订单增长情况与一季度持平。与此同时,来自中东、日本、韩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增订单占比上升。“这表明新增订单市场来源更为多元化,外贸抗风险能力更强。”冯耀祥说。

第一季度,调研组发现中国外贸企业主要面临四方面困难:运力紧张、运价高企;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全球供应链瓶颈尚未缓解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汇率波动、结汇困难等。

第二季度,部分主要问题得到了改善。22.13%的企业表示物流成本比一季度下降,15.05%的企业认为资金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38.8%的企业表示二季度汇率侵蚀利润问题得到缓解。

在利用外资方面,冯耀祥说,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6%,呈现增速高、结构优、项目稳态势,中国对外资企业持续保持较强吸引力。

中国欧盟商会近日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2》显示,2021年大部分欧洲在华企业营收状况向好,66%的受访企业实现收入增长,79%的受访企业实现盈利;在华欧洲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的研发和创新环境,40%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的研发和创新环境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2022年在华英国企业建议书》显示,尽管最近一轮疫情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挑战,但英国企业依旧看好中国市场中长期前景;英国企业对中国的市场潜力依旧保持乐观。

当然,目前我国外贸仍面临不少挑战。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仍然集中在“一升一降”,即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新增订单同比下降两个方面。调查显示,70.42%的企业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其面临的最大困难,52.5%的企业表示二季度新增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

此前,针对今后外贸走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称,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导致外需增长乏力。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9%,远低于今年1月预期的4.1%。从国内看,外贸企业仍面临成本、供应链和物流等方面问题。

冯耀祥说,在调研中,外贸企业对政策的需求仍然集中在稳定物流成本、减税降费、出口退税三个方面。调研组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拓宽企业抢订单保订单的渠道,创新服务模式以维护企业海外利益等。

比如在疫情可控背景下,安全、有序组织外贸企业境外参展,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等方式参加境外展会,令企业有机会与境外需求商对接、争取订单。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聚焦重点国别、优势产业、特色区域打造国别展、专业展、特色展,帮助企业用好线上渠道获取更多订单。“主要是由于在外部挑战较大的情况下,企业迫切希望通过运营成本的下降争取持续发展的空间。”

责任编辑: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