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指标体系在京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6-28作者:夏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为探讨新时代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意义,盘点中共十九大以来文化遗产“活化”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企鹅有调作为研究支持的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指标体系发布及案例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在现场发布了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指标体系。宋洋洋介绍,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指标体系从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公众媒体传播方式、增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构建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探究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路径,助力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文化遗产“活化”指数指标体系发布及案例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文化遗产“活化”主题发表了演讲。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从文化数字化战略角度分享了文化遗产“活化”的发展趋势及意义。他表示,文化遗产“活化”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遗产“活化”的生命力更强。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在会上分享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作与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以下三点实践与探索路径: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彰显时代价值;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模板;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文化传播力,利用各类新媒体手段,策划、推广并实施精品项目,将文化作品与文化遗产更多地链接到社会大众。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指出,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承、弘扬、创新,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在文化遗产活化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降低社会参与门槛;还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挖掘与表达,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时期,要讲好我国文明建设的历程,整合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孙鹏围绕扩大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重点梳理了六条建议,即加强展览研究与策划能力;构建展览话语与叙事体系;转化展览阐释与语言环境;增强展览设计与美学水平;推进展览创新与交互体验;扩大展览传播与影响效能,构建文物展览传播体系。

腾讯新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罗施贤以“为何及如何打造‘数字长城’”为例,分享了腾讯的数字文保实践和探索。他谈到,“数字长城”是腾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利用云游戏技术在文保领域做出的探索与尝试,实现了毫米级高精度还原,同时通过沉浸式互动,指引用户游览长城。罗施贤认为,科技与文化结合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李华飙认为,数字技术的进步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也为智慧博物馆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加强藏品的研究,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的文化内涵,让数字技术应用能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活化”。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向与会嘉宾着重介绍了文物数字化采集、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以及三星堆文物数字化建设的未来规划。朱亚蓉表示,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实现文物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转化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让文物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走向公众、参与社会教育、走向世界教育、参与文化互鉴的路径。博物馆应在观念上转变,方法上创新,内容上升级,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河南博物院文创部主任宋华就河南博物院文创的“出圈”经验进行了分享,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河南博物院4.0立体文创概念,即构筑精神家园,通过“大文创”将群众目光进一步吸引到博物馆中。宋华表示,希望文化遗产“活化”的不只是研究、收藏、保护和教育,未来还可以通过文创形式、研学形式让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叶康涛表示,研究院未来将继续发挥智库的核心优势,整合相关学术资源和产业资源,为文化遗产“活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舆论支撑和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