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就容许写错字?

大众日报  |  2022-06-22作者:于国鹏

新演艺微信公众号前几天推送了署名吴翔、邵宁的文章《<梦华录>片头和海报上的“录”字,写错了吗?》,引发大家关注和讨论,至今仍不停被转发转载。这篇报道关注的焦点是,当前正火的电视剧《梦华录》海报上的“录”字,因为上下偏旁之间多了一横,到底属于书法艺术创新还是一个错字?综合各方意见来看,专家普遍认为,多了一横的“录”字,应该算一个错字。按照专家的解释,书法艺术允许创新,但也要遵循法度,即使创新也应有其根据。

引发大家讨论的这个特殊的“录”字,先是有观众在网上提出疑问:《梦华录》片头和海报上的“录”字是不是写错了?好像多了一横。接下来,有观众表示,《梦华录》官博头像也是用了“多一横的录字”。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上下偏旁间多了一横的“录”字,究竟是书法艺术化的创新表达,还是一个错字?

很多网友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错字。他们的理由也基本都是从艺术角度出发,认为书法并没有这么严谨。在这些网友看来,书法家创作时无不满腔激情,进入艺术创作状态时,情绪所到之处,多添一笔或者写漏了一笔,那都是艺术的事,不应该以常理度之,不应该拿固定标准来衡量,因此不应该算错字。还有网友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找到里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是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相关规定,以此来证明书法家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的不严谨完全有情可原和有理可据。

不过,后一种意见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写错字与繁体字、异体字能算一回事吗?显然,不应该算一回事。新演艺公众号推文中引用了一位书法爱好者江先生的观点,可谓旗帜鲜明,有理有据。在江先生看来,书法中用到的异体字,也都是有来历、有依据的,但是,就电视剧海报中的“多一横录字”,查遍书法字典也没有发现这种写法,“错字就是错字,绝不能拿异体字当借口,毕竟有时候连书法家协会主席都会写错字。”

由此看来,这个“多了一横的录字”之所以会引发大家讨论,不是因为罕见,而是因为弄不清这算不算异体字,因为在中国传统书法中,增笔或者减笔是常有的事。书法家写字的时候,兴之所至,又或者出于艺术表现的角度,随手多写一横或者少点一点,这种现象并不鲜见。鉴赏者也多从艺术或者情趣的角度评析,多不以之为错。所以,在艺术作品中,一些与字典里不一样的字,大家一般不敢轻易认定就是错字,即使心存狐疑也大都比较谨慎,以免被认为没学问没见识而贻笑大方。

身边的例子很多。就拿济南来说,三大名胜中的趵突泉、大明湖两处题字或匾额中就出现了或减笔或增笔的情况。

先说趵突泉的题字,“突”字就被减笔写了。趵突泉公园内观澜亭边,一石碑立于泉水之中,上书“趵突泉”三个大字,很多游客喜欢以此为背景拍照,纪念游园之行。此处“趵突泉”三字,由明代山东巡抚、书法家胡缵宗所题,以真书写成,略存行书之笔意,风格刚健,自有一种浩然之气。让大家感到好奇的是,其中的“突”字,少写了一点,原因引发后世各种分析和揣测。

“突”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上部是“穴宝盖”,下部是“犬”。胡缵宗在题写“趵突泉”的“突”字时,省去了“穴”字头上的一点。再严格点来说的话,其实是省掉了两点。“穴宝盖”下右捺的一点与“犬”字右上一点,也连在一起合二为一了。

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穴宝盖”头上的那一点。胡缵宗为什么要省掉这一点,他这么写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且听多种答案。

趵突泉公园的导游词中,关于这处景点是这样描述的:细心的游客可能会发现“突”缺了两点,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在导游词中,显然取缺两点之说,而其解释这样写的原因时,只是概而言之,且并未从书法角度分析,更像是以字象景,指因泉源旺盛,上涌而顶掉盖子,以之形容泉水之盛。

张轶伦、丁国勋、陈业东在一篇专门研究趵突泉公园文字应用的文章中说,“‘突’字上少了一点,很多人觉得它是一个错字,然而这正是文字应用的高深之处,象征着泉水把‘宝盖’顶掉了,使‘突’字少了一点。当然这只是比喻泉水力量的一种夸张说法。”

这个观点取缺一点之说。至于缺这一点的原因,其解释大致与趵突泉公园官方说法相同,意为以此表达泉水上涌顶掉了“宝盖”,形容泉水力量之大。

以上两种说法,均指书法家胡缵宗有意为之,意在渲染与夸张泉水喷涌之盛大情景。

其实,在书法家看来,胡缵宗的写法,是书法家追求书法结构协调之美的一种惯常做法。在书法家眼里,一个“突”字有四个点,且集中在上部,每个点又要各不同,以体现出变化,写起来极不容易,点不好极容易导致字形失衡,所以胡缵宗书写时有意采取了减笔的做法,如此一减,使字形显得更加匀称紧密,也更容易与其他字相互呼应,形成浑然一体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说法更合理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玄乎的说法:胡缵宗原本是写上了这一点的,但是因为趵突泉水大,把这一点给冲走了。这就有些神话传说的色彩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神话传说居然也有后续,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趵突泉的这一点被冲走了,冲到哪里去了呢?自然是顺着泉水,一直流到了大明湖,因此“大明湖”的匾额上,“明”字的偏旁“日”里就多出来一横,成了“大眀湖”。

这个说法听上去竟然也顺理成章。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听着好玩也就算了。那匾额上的“大明湖”因何而成了“大眀湖”?

综合各方的说法,一是此匾为清代书法家所写,为了避免文字狱,尤其避免出现“大明”字样,因而把“明”写成了“眀”。另一种说法,匾额题字是从清嘉庆大明湖碑上拓下来的,而“明”写作“眀”则是采用了帖的写法。

关于“明”字的这种写法,其实远不止这一例。故宫储秀宫区域的前殿为翊坤宫,翊坤宫大门内有屏门一座,上书“光明昌盛”四个大字,其中“明”字多一横、“盛”字少一点。也就是说,这里的“明”字也是写成“眀”的。

至于原因,同样也有网友朝着避免文字狱的角度解释。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根据细致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解释,“明”字多一横,属于我国古代的异体字。异体字与正体字有着相同的含义,但偏旁或笔画不相同。南京明孝陵、成都武侯祠石碑及王献之的小楷书法《洛神赋》,其中的“明”字都多一横。另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中的“明”字均用“目”代替“日”。

他进一步考证,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之卷七上载有“明,照也,从月,从囧”,意即“明”由“囧”与“月”组成。“朙”在汉字隶变后,变成“眀”。

周乾认为,这么写并非错字,只是异体字而已,“‘添笔’或‘缺笔’是我国古代汉字异体字的表达方式,异体字的巧妙选用,是书写者内心情感和审美价值的反映,更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魅力的体现。”

其实,如果暂且把书法艺术方面的因素放到一边,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特殊现象:导致大家对于书法用字之对错判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字中有很多生僻字,尤其有一些不断新造出来的生僻字。比如,三国时吴景帝孙休,给四个儿子取名、字时,共造了八个新字。比如大儿子名、字皆为上下结构的字,名为上“雨”加下繁体字“单”,字为上“艹”加下“冏”。其他类似。这八个字,都是以前没有的,都是孙休造形、定音的新造字。他的理由很充分,就是为了方便避讳。当然,如果皇帝名字太常见,用途太广泛,避讳起来确实特别麻烦。但是,像孙休如此生造一批生僻字,其实又造成了另一种麻烦,大家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读。裴松之就讥其“造无况之字,制不典之音”,认为这种做法既有违于前贤之教,又为后世所嗤笑。

孙休并非独此一家。后来武则天为自己造过字,朱元璋也为子孙造过字。这些字平时肯定用不上,极少见。如果轻易否定,因为没见过就说是个错字,难免给人留下话柄。

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判断最稳妥?还是新演艺所引用《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的话比较公允:“因为书法艺术本身需要创造性,有些字是可以进行一些变形处理的,不能轻易判错。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很多都是源于古人书法的异体字。当然,书法的异体字也需要合乎书法字典上的传承。”

也就是说,书法艺术对字的要求是相当宽泛自由的,繁体字、异体字都可以用,但还是要合乎传承,要做到其来有自。否则,仅为了好看或者创意,字哪怕写得再漂亮,哪怕只是错漏了一点,也是个错字。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