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览没看够?土建学子带你领略建筑之美!

海南大学  |  2022-06-22

在凤凰花开的今夏

无论是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骑楼老街

还是风景秀丽璀璨的海大西湖

都充满建筑学子对于未来建设的巧妙设想


听说五年制的建筑学经常“熬夜出图”

今天小海就带大家参观一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的毕业作品

海南大学音乐厅以及骑楼老街

历史文化街区民俗客栈的原创设计


2017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毕设展作品


《新 生》设计作者:王凯铭

设计理念:

本设计名为新生,其有三个层面的表达含义。一是对于骑楼街区商业氛围的新生,通过开辟朝向古树以及中山纪念堂的内街,在内街布置传统骑楼街区的商业氛围,来让其获得新生。二是对于具有南洋风格的立面样式进行新生,本设计通过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立面构件元素,将其运用在本建筑之中来使得其获得新生。三是抽象出岭南传统民居中构件搭接形式,在民宿中反复应用其形式,使其获得新生。




《暮 鼓》设计作者:朱凯耀

设计理念:

设计方案为1000座演艺中心。设计者运用“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使建筑成为校园西侧的中心。让建筑与远处的云洞图书馆相呼应,从而形成一张海大面向城市的名片,这是设计的主旨。“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值横江弄月归”。设计者想要设计一个多功能复合的,无论是否有演出都可以被学生使用的集演出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复合性演艺建筑。并结合周围的自然水系,营造各种丰富有趣的亲水空间,促进亲水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活化场地的目的。




《延 续》设计作者:林焕升

设计理念:

设计以延续为主标题,从城市—建筑—人群的整体关系入手,通过校园轴线、环境关系与音乐延续的理解,从室外到室内,进行从物质到精神层次上的延续的应用与表达,通过薄壳结构体系与空间结合,将建筑设立起来,致力于在空间与形体上,和谐统一同时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从而完成对延续标题的应用与表达。



《宇宙虫洞》设计作者:肖维中 

设计理念:

宇宙虫洞又称为时空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设计拟采用“虫洞”的意向,连接不同的空间要素,在相互存在界限的空间与空间之间形成一种穿越感。同时,也希望以“虫洞”,呼应海口的云洞图书馆,通过同样以“洞”的要素塑造空间,使两个建筑能在使用感受上存在联系。

该设计以“洞”的元素限定空间,以大小的洞口创造了一系列趣味。力求建筑能融入复杂的校园环境,将建筑的玻璃和钢铁之间的搭接关系作为建筑造型的要素,使得特殊的结构形式和节能构造表现出来。




《万籁之境》设计作者:朱利民

设计理念:

建筑形体上,将建筑体量分散化和可见化,用大屋顶进行体块的统一,并将大屋顶的一角压入水中,做成大台阶的形式,并将部分形体进行坡道化处理,与大台阶形成连续的户外攀爬系统,室外的滨水空间能够很好地承载各种可能的活动形式,这一个多元化的建筑,是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的漫游体系和外部的滨水活动空间形成一个内外联系的游览路线,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




《形之声》设计作者:刘姝瑶

设计理念:

在整体校园上呼应轴线,作为整体规划的“节点”。主题体量为方形呼应校园建筑体量,整体又以圆形达成建筑的完形,满足全面呼应景观与打破方形体量,方圆相生。设有丰富的建筑空间,如室外剧场,环绕景观廊道,大台阶等,满足活动吸引人群。



《渗 透》设计作者:张舒涵

设计理念:

渗透表现为一个建筑形体。整体湖面波光粼粼,建筑屋顶也像是微微起伏的波浪置于建筑上,设计将自然景观和建筑融合起来,达到互动、和谐的状态。

 


《公共场所与地标建筑》设计作者:李诗茹

设计理念:

该项目位于海南大学校园西侧景观极佳的西湖边,也是海南大学东西轴线的西侧终端,因此担负着吸引人流以及激活地块的使命。因此设计时旨在以通过设计音乐厅建筑公共路线以及休闲空间,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吸引人群停留,以及置入小型的开放室外小剧场等方式,让校园音乐厅具备功能上的混合性,鼓励更多的人走入观演建筑,在观演建筑中停留,以此来拉近民众与观演建筑的亲近之感,增加更多人了解音乐艺术的机会。



《新旧永续》设计作者:李雨晴

设计说明:

本方案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居民,商业,游客三种人群出发,创造性地解决在历史文化街区旧环境中置入新建筑后新旧之间的矛盾。针对居民,保留红线外的原花卉商铺,并结合古树打造社区公共记忆;针对商业,转译骑楼老街,沿着中庭呈旋转态势,保持逛的连续性;针对民宿游客,把前面两种当地人群当作看的景观,设置一系列的情景交互在路径中,并打造多样的特色客房,使游客体验到当地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特色建筑造型及空间。总体呈现新旧共生,永续发展的理念。




《登斯楼也》设计作者:张桐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登斯楼也作为主标题,从一个开放不设限的命题切入,为历史街区建筑的活化更新注入无尽的可能。本设计利用牌坊延续呼应了街面空间肌理,在用地南侧让出了8米商业街最大限度保留红线外商户的商业利益,又在商业街中植入3米宽的楼梯对人群进行分流和引导。立面元素方面,本设计参考提取了当地立面肌理,进行了适当的现代化处理,以区别于原有的古典构件。体块生成方面,采用了退台设计的方法,最大限度增大屋顶平台的利用率和绿化率。




《历久弥新》设计作者:包若晗

设计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为历史街区民俗客栈设计,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骑楼柱廊的引导,将人群引入建筑内部,在原有古树处进行分流,商业走向中庭,民宿走向楼梯。商业、民宿共用一个大的中庭空间,各个空间再利用连廊、折跑楼梯进行衔接。为呼应场地西南侧的历史建筑,首先是将主要楼梯安置在西南角,开漏窗,其次二层三层南面设置开敞的公共空间。除此之外,商业与民宿的连接是利用了靠近街道一侧的坡道。外观整体采用简洁的形体组合,为与周用环境的骑楼建筑相协调,会运用一些山花、拱形等基本元素。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