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7次才上岸,博士论文致谢为何打动无数人?

中青校媒  |  2022-06-22

心怀理想,摆脱现实的困境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博士赵安的博士学位论文致谢内容,引起不少人的情感共鸣。其中,一些追忆求学往昔经历的文字直击人心,令人感动。


在致谢中,他用真挚的情感写下这些文字:“从2005年18岁离开故乡,负笈远游,至今35岁博士毕业,整整17年时间过去。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3次博士论文答辩……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曲折废弛难以尽述……”


考研7次,这是什么概念?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考研二战、三战就已经压力巨大了,能够承受如此多次的尝试与失败,若无强大的内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是绝对做不到的。而且,在考研之路上,他不仅面临着学业的压力,也有现实生活的重担。在考研落榜后,他曾到广州打工。他在致谢内容中回忆:“因长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楼和胶囊屋,后来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如此经历并不美好,但他始终心怀理想,努力用向上的追求和心底的热血摆脱现实的困境。


无论一个人有没有经历过考研,只要曾经有过寒窗苦读的经历,都不难理解:这些压抑和苦痛的历程对人生意味着什么。如果人被眼前的困难压倒,就容易越来越消沉,但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没有放弃希望,就意味着未来是可期的。坚持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就有希望踏上光明的人生坦途。


2015年,赵安考入兰州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的硕士。三年后,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这一路走来可谓十分不易。或许正是通过多次考研磨炼了意志,赵安在此后的求学之路上,即便遇到挫折,也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不断挑战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障碍。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他经历过3次博士论文答辩才最终通过,这个过程同样是艰辛的。答辩的时间和次数,一般也有相关规定,多次努力后最终通过,再次证明了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每个人的天赋和背景不同,有人少年得志,顺利考上名校,也有人年纪轻轻就取得博士学位、获得教职。这样的成功故事自然令人羡慕。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既没有超凡的天赋,也没有特别的机遇,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专长,坚定目标之后,在相应的领域深耕下去。


哪怕在前行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但只要坚持去做,每天都去努力,就总归会有进步。日进一步,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做到也并非易事。不过,正如一句老话所讲的:“努力或许不会有成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成果”。为了心中的信念去拼搏奋斗,才不辜负青春的生命。


近年来,一些类似赵安笔下的致谢与回忆文字在网上刷屏,每次都能引发人们的感动与慨叹,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审美疲劳”。从信息传播的层面来看,人们更倾向于认同那些与自身体验关联更密切的内容。相比那些少年得志的传奇,或许普通人艰辛耕耘的故事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也更容易激起人的斗志,让困苦者看到希望,让失败者找到光明。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