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家国使命,开辟远大前程!今天,复旦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了

复旦大学  |  2022-06-22

六月暖风,吹响毕业骊歌;葱茏草木,目送前进脚步。今天,他们,告别复旦校园,奔赴星辰大海,不忘家国使命,开辟远大前程。



6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1万余名毕业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典礼。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等校党政领导以及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等共同送别毕业生。典礼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主持。




旦复旦兮

追求每一次新进步



“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同学们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考验,完成了一次毕业大考!对大部分同学而言,这也是第一次人生大考!同学们的理性冷静、认真坚毅、友爱担当让我们欣喜欣慰,也证明大家是能够堪当大任、拥抱未来的一代复旦人。不论是学业大考,还是人生大考,同学们都毕业了!”金力代表学校,向在现场和云端的一万余名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


时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与奋斗一脉相承。新时代是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也是强国追梦的奋斗年代,同学们作为“强国一代”,担负着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应如何担当,如何作为?


临行惜别之际,金力向同学提出三点希望。第一,把挑战作为人生和生活常态。人生最大最持久的挑战,就是如何面对挑战。挑战带来危险,也带来机遇。要敢于迎接和战胜挑战,也要对挑战保持清醒和敬畏。第二,用责任激励担当、激发创新。过去三个多月,校园是一个健康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每一名复旦人用责任和担当,铸起校园战疫的铜墙铁壁,汇入国家和城市追求进步的洪流。第三,要坚守初心,追求每一次新进步。世上的事,变是常态,不变也是常态,不变的是初心、信念和追求,以不变应万变,靠的是“坚持”二字。每天坚持不退步,每天争取一点新进步,终能迎来新气象、造就新局面,这是“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的奋斗意象。


“作为‘抗疫的一代’,我想大家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未来无论走多远、遇到多大风浪,希望大家一直用‘旦复旦兮’的奋斗态度和‘团结服务牺牲’的处事信条照亮脚下的路。若干年后,可以无愧地说:我这辈子,就是一个复旦人!”金力为毕业生加油鼓劲,并特别强调,未来任何一年,只要条件允许,不在现场的同学都可以回校参加一次线下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学校将准备好如常的校园欢迎大家,不让同学们的青春留有缺憾。


在师长鼓励下

攀登又一座人生高峰



毕业生取得今日成绩,离不开老师培养。毕业前夕,由各院系学生自主推选,开展了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展现了复旦优良的师德师风,也体现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典礼上,2022届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和第十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奖名单公布,教师代表上台,接受学生的敬意与感谢。



“明天,大家将走出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复旦大学的经历必将成为你们最珍贵的沉淀和积累!”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院教授李骏在发言中用三个故事向毕业生们分享人生体验,以亲身经历教导大家如何珍惜每一个机会、如何从逆境中走出以及如何葆有对事业的热情。他鼓励同学们走向社会,谱写故事,并期待多年后有人回到讲坛,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如何珍惜机会,讲如何敢于坚持,讲如何让热情带领你们攀登高峰!”



百十年来,一批批复旦校友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母校增光添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1984级博士生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作为校友代表寄语毕业生。他希望同学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保持进步的状态;保持正直和公平,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保持善良,帮助他人,追求共同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国正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希望大家以天下为己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在复旦星空中

绽放一份份青春光芒


复旦求学阶段,同学们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志存高远,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今年,复旦大学共有171名本科生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本科生)”,462名研究生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



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一批优秀同学选择奔赴国家亟需人才的地区和行业就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校领导们向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学生代表赠送纪念品。




绚丽青春,努力前程。在自强拼搏、服务奉献、科研报国、全面发展、抗击疫情方面,他们是毕业生的先进榜样,是复旦精神的践行者。典礼上,复旦大学2022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和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之星”揭晓。




“要仰望科学的星空,更要脚踏热爱的大地,要将复旦校训内化于心,也要将复旦精神外化于行。”2022届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生之星”获得者、物理学系2018级本科生喻知博表示,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切问”与“近思”引领他提出科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博学”与“笃志”让他坚定了通过天文研究为国奉献的终身志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复旦人并肩作战的凝聚力,让他对“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有了更切身的理解。他说,愿奔赴四方的毕业生永远保持探索世界的激情,永远怀揣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共赴下一趟征程!



研究生代表、历史学系2019级博士生孙毓斐用“学术”和“理想”两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复旦生涯。他说,学术是研究生生活的主体,理想是研究生科研的明灯。崎岖坎坷的学术训练像是人生的历练、品性的磨砺,为自己在社会的各行业各业迎接挑战、突破自我奠定底色,增加底气;用大历史的眼光,用一代人的担当,去参与、去实践,这是复旦教给自己的理想之光。“未来,面对未知,我们一定会牢记恩师的教诲、秉持复旦的精神,做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更要主动做历史的书写者,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书写青春华章!”



华山医院2017级本科生娜瑟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来自巴基斯坦的她分享了在复旦学医期间经历的故事与收获的感动。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其父是一名复旦白衣战士,疫情期间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留在上海的小男孩想念父亲,但仍然支持父亲援鄂,并努力表现得勇敢无畏。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娜瑟,在她看来,这体现了上医“正谊明道”的院训。“不管我们选择什么职业,都能像小男孩的父亲一样,对职业充满真诚,努力奉献;不管面临什么困难,都能像小男孩一样充满勇气!”


在学位帽见证下

开启又一次全新征程


在临别之际,全体2022届毕业生为学校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从求学期间难忘的复旦故事中,挑选出100件具有代表性的、贯穿复旦生涯始终的“复旦独家记忆”,由毕业生代表带领学生团队共同绘制成100枚富有复旦学习生活特色的纪念徽章。纪念徽章收纳盒中还有毕业班辅导员设计的2022届毕业生专属形象,校名服、学生装、防护服、学位服,构成了这一2022届学生的青春注脚。



“复旦的100件小事”和“毕业专属形象”同步开启线上通道,同学们可以通过“2022复旦毕业季云上游园会”小程序参与互动,生成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海报。




焦扬代表学校接受毕业礼物,她与毕业生共同完成毕业礼物制作,启动“毕业季云上游园会”H5小程序,并为毕业生代表佩戴相辉校友纪念章,校友章上镌刻着毕业年份,标志着毕业生从学生到校友身份的转变。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学位帽上的流苏从右侧拨到左侧,标志着收获,更标志着新征程的开始。无羁绊,前程远,告别复旦,向前进展!






邯郸校区主会场


邯郸校区分会场


江湾校区分会场


枫林校区分会场


张江校区分会场


在母校祝福中

留下独一份毕业记忆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学校创新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校园中、网络上营造温馨的毕业氛围,为毕业生创造暖心的毕业记忆。




学校为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均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本科毕业生将收到镌刻着复旦印记的旅行收纳包,旅行包汇聚了复旦校徽、校训、"复旦人"篆刻印章等元素,研究生毕业生将收到特别制作的毕业纪念衫,在母校的美好祝福中,奔赴星辰大海。






临别之际,学校在各校区设置合影点,为毕业生提供合影留念、打卡的机会,添一份毕业“仪式感”。6月16日和6月17日上午,学校还在各合影点安排了摄影志愿者,现场为前来打卡的毕业生们拍摄毕业纪念照,希望毕业生们在开启新征程之前,留下毕业季的难忘回忆。


毕业晚会


一系列线上毕业季活动也随之举行。毕业MV人物甄选唱出了青春之声,讲述了在复旦的难忘记忆,表达了毕业学子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毕业晚会云红毯仪式人物提名投票面向全校师生,票选出了15个有复旦特色的团队与个人,他们将作为毕业生代表参与云红毯仪式录制,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复旦大学研究生团工委、研究生会推出的毕业电台企划让没来得及言说的祝福发声,让所有的情感能够被听到;“复旦研究生”毕业洗漱包的抽奖赠送活动深受师生的关注与喜爱。小小的洗漱包里,这是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毕业行囊。除此之外,校团委还计划通过云视频录制的方式开2022届毕业晚会,与毕业生们共同回忆大学生活,为毕业生们送上毕业祝福。





扫码一起“云合影”


校门见证了莘莘学子向未来启航,图书馆与教学楼看过了无数为探求新知而沉潜钻研的身影,光华楼前的樱花、江湾的银杏树、阳光下的田径场都曾留下青春的足迹……在特别开发制作的云合影H5中,毕业生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用“云相机”拍摄独一无二的纪念相片,定格记忆中珍贵的复旦光影。通过“云合影”系统,毕业生可以上传个人照片,在线生成与学校地标的合影。“云相机”定格下的不仅是熟悉的风景,更是毕业生们的大学时光和独家记忆,希望毕业生带着这份熠熠生辉的青春记忆,向着新的人生旅途勇敢出发。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