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如何多一些自信

解放日报  |  2022-06-20作者:柳森

第四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专设“非遗客厅”,供人们亲手体验上海灯彩等非遗项目。本报资料图片

曾几何时,我们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直到某一个瞬间,我们的内心再度被它击中。


几个月前,国人在冬奥会开幕式、冬残奥会闭幕式上重新被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画面、诗词等惊艳,就是最生动的例证。


当下,传承民俗可以有哪些新思考?亟待重拾文化自信的我们,如何以民俗为媒,走出一条新路?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民俗与非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解放周一:作为一名民俗学学者,你在看到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展开倒计时环节时,是怎样一番感受?


毕旭玲:关于冬奥会开幕式,很多媒体的阐释已经很精彩了。我最核心的一个感受仿佛应了一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这句话也是成立的,就好比大海不能没有水滴,森林不能没有树木一样。


但光认识到这一层意思还不够。当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之后,还要想办法把它落到实处。这种落到实处,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积累,另一方面还是要融入整个世界,找到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合宜办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番冬奥会开幕式、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内涵的诠释与演绎的分寸就拿捏得很好。全人类共有的四季流转之美,原来中华文明曾以独特的视角提炼,辅以清新、浪漫又不乏时尚感的表达,音画节奏又充分应和当代人的心理节奏,使世界各国的观众大可基本无碍地看明白、接受,无形中为彼此之间更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打下基础。


事实上,要找到民族文化跟世界文化对接、相融的路并不容易,是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的。


就拿我们国家来说,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曾走过一段对既有的文化传统不断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道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思想文化不断涌入,我们才慢慢有了“找回自我”的寻根意识,领悟在拥抱全球化浪潮的同时,始终不能忘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和底气。


保护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底气的另一重挑战来自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可以推动人们过上更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却也大幅度地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实体。很多时候,无数生活中的细节构成文化。一旦文化原本依托的实体(包括建筑、街巷、民居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本身也会难逃流失的命运。21世纪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意识和警觉。该抢救工程集结而成的文集、影像记录等,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要的研究材料。


对于我国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而言,21世纪初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我们传统文化复兴和重拾自信的过程中,以践行公约为核心理念的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像二十四节气,它就是在2016年成为我国第31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解放周一:被列入《代表作名录》,对于“二十四节气”而言意味着什么?


毕旭玲:“二十四节气”入选《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该项目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人类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知,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对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自信源于认知提升


解放周一:受到《代表作名录》的认可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算较好地保护、传承好了这个项目?


毕旭玲:在“二十四节气”成功加入《代表作名录》之前,这个项目经历了一个从国家级项目到世界级项目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自身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和价值也有了进一步的梳理和认知。认知的提升是更好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中,28个汉字代表了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智慧。每月两节,每两节相隔大概15天,每个节气被总结出三个主要物候特征……“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道,也就是黄道,平均分为24份。依据这份科学的“时间表”,中国古人合理有效地安排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并在其中发展出与节气相关联的、深厚的传统文化。且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大多与节气有关,有一些直接起源于某个节气。节日与节气相叠,便承载了更多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信仰禁忌、饮食风尚、欢庆娱乐等多方面的人文内涵。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文化系统,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信仰。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上述内容可以说是这些年来我们深入研究“二十四节气”后的成果,相关人文内涵的总结与提炼也为未来更好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增强文化自信,更深入地与世界文明融合、对话的角度而言,仅有上述的认识是不够的。


出版物也好,盛会上的完美演绎也好,严格来说,仍然属于一般的文化普及。更重要的一步,是要由表及里,看看祖先留给我们的这项文化遗产对我们这个社会日后的发展,对我们未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经过横向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进程是有相似性的。比如,不少古老文明的先民也在比较早的时期,就通过对太阳运行轨迹的观测和总结,确立了冬至、夏至,如古巴比伦人。只是华夏先民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先在冬至、夏至的基础上划分了春分、秋分,然后又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直到完成整个24个节气的划分,并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延伸出丰富的文化内容。


经过纵向的对比,我们又可以发现,尽管我国较早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发展出一个丰富的文化综合体,并使之成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但是,中国古代并没有像世界上其他一些文明那样,基于对天象观测的科学方法的不断追求,发展出发达的科学文明。换言之,“二十四节气”背后的科学观念、科学思想与科学知识发展也应该得到重视和开掘。对我国少年儿童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我们除了可以带他们了解古今天象观测方法的演化、背后科学理念与方法论的演进,还可以启发他们比较人类不同文明演进的不同路径。相信有了类似的思维上的启蒙与拓展,他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与理解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未来,当我们与来自其他国家或文明的朋友交流时,便具有了更深厚的底气与自信。


年轻人应成为传承主力


解放周一: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当中的元素、符号产生了发自内心地想要深入了解的愿望。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使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获得更有力的突破与进展?


毕旭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年轻人对民俗传承抱有更为积极、热情的态度,一方面,是如今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大家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和这些年来媒体上持续地关注、报道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事件和进展不无关系。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早期阶段不同,如今,有两个变化相当明显:第一,由于非遗启蒙任务基本完成,民众对非遗从完全陌生到变得比较熟悉;第二,非遗工作的重点逐渐从申报转向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


面对第一个变化,既有的普及和传播工作应有所突破,尤其是要为更多民众近距离感受非遗创造条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为未来的非遗项目与资源的保护储备力量,也可以进一步营造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


面对第二个变化,非遗保护工作要尽可能避免“短、平、快”的工作方式和活动举办方式,在重视具有长远效应的抢救性保存、传承、开发支持工作之余,建设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与此同时,尽可能鼓励各类企业、非政府机构、民间社团等一起参与到非遗保护的工作中来。


解放周一:你特别强调,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是非遗传承与保护最重要的依靠力量。


毕旭玲:是的。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传承人作为非遗的传承主体,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已被广泛认知,但传承人之外的普通民众对非遗传承与保护也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段和身份的民众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不完全一样,重要程度略有差别。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非遗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成果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毕竟属于年轻人和孩子们。就拿“非遗进学校”活动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从求学期间就开始接触、了解进而热爱非遗,那么,大概不超过10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培育一批热爱非遗的年轻人。而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与时俱进,也更愿意为吃穿住用行以外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花钱,更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是有利于民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社会基础。


当然,比起学生群体,在职的中青年人群消费能力更强,社会影响力也更大。他们从文化、消费、娱乐等诸多方面引导甚至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要吸引这一群体的参与热情,能否在继承传统非遗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与生活理想,设计出时尚感与实用价值兼具的高品质非遗产品尤其重要。若能实现这一点,在职人群就能在使用非遗产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非遗的价值,进而产生认同与热爱。


如今,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将非遗传承融入自己的创新创业事业中。看到这样的现象,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尤其,要鼓励年轻人在保持非遗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它的形式进行尽可能丰富的开发,让未来的非遗传承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来,我们应当让更多人认同这样一个理念: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关心、可以参与并贡献力量的事。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