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灿烂 | 石佳:军绿不褪,步履不止

北京师范大学  |  2022-06-16

石佳,“十佳”。任何场合的自我介绍以这个名字开头,都会让人忘不掉。

“当十佳少年,做十佳大学生。”大一的石佳在课程群里发出这句话的时候,石佳要拿“十佳”,只是个打趣的梗。

在去年,师大“十佳大学生”“十佳社长”“自强之星”三个重量级的荣誉落到了同一个人身上,那就是石佳。那句曾经的玩笑话,被他实现了。


 

石 佳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8级本科生,十佳大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京师二等奖学金、竞赛一等奖学金获得者。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服役期间立下个人三等功,获中部战区陆军“四有新人”标兵、旅“战神之星”、“军事训练之星”等荣誉称号,作为强军典型受到中央电视台专访报道,后获评2021年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并获得团体一等奖与“优秀运动员”称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


晚上七点半左右,石佳结束一天的工作从国家体育馆抵达酒店,卸下N95口罩,在留下勒痕的脸上敷了条热毛巾。冬奥会开幕的十天前,作为冬奥会志愿者的他进入闭环管理,每天酒店、场馆两点一线,一边适应环境一边一遍遍熟悉工作内容。

此次冬奥会,石佳担任兴奋剂检查陪护员,负责找到并带回需要检查的运动员。这也是北师大冬奥会志愿者团队中,唯一一队同时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者。

冬奥会开幕一天天近了,石佳在场馆内的体验比场外的我们来得更加直接。他用部队里的话形容:“马上就要真刀真枪地去干了。”身着志愿者服,就要“靠实力将这件事做好”——这是石佳对压力与使命感的表达。

被称为“战神”的他,无论在什么岗位、完成什么任务,总是保持“战”的斗志,“神”的毅力。


石佳参加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


一直向往军营的石佳在大三那年入伍,立下三等功,这在入伍两年的大学生士兵里是凤毛麟角。2021年石佳又从北京一万多名参评者中脱颖而出,获评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

石佳担任社长后,在他和伙伴的不懈努力之下,定向越野协会从只有三个人、青黄不接的低谷走向“十佳社团”,石佳也是当之无愧的“十佳社长”。作为棒球队的一员,他的球队在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中获得一次冠军、一次亚军,在首都高校棒垒球锦标赛中夺得三个冠军、一个亚军。

石佳的身份还可以列很长:定向越野协会会长、女子国旗护卫队教官、学校征兵工作宣讲团成员、学校民兵排成员、“平安师大”安全信息员、北师大教育基金会麻雀基金负责人……

“十佳大学生”最终答辩那天,石佳特地穿上军装。这是他退伍大学生士兵身份的证明,他希望能展示军人的风采,吸引更多人参军。石佳的决断力、责任感、踏实细致的办事风格,连任课老师都感叹:“当兵回来的就是不一样。”获评“十佳大学生”,以这种方式鼓舞到更多人、影响到更多人,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当多项荣誉加到一个人身上时,他的闪光点便会在荣誉的光环下被更清晰地看到。但石佳却提到一个词:“厚积薄发。”他知道,即使荣誉没来,“厚积”的过程也一直都在。




达到标准?突破标准!


石佳作为强军典型接受央视采访


2018年9月12日,石佳终于踏入了心向神往的军营。

“不想当病号”的他,因为不想有点小病就和班上打报告,去军营时半个行李箱里都是药,感冒药、喷雾等各种常用药一应俱全。

别人无法预想到军营的苦,而石佳想得比实际更为艰苦,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新兵难以适应的军营里,他如鱼得水。石佳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带上了万全的装备,在他的行囊里,甚至有一份手抄的电话录,进入军营才发现原来已经不用插卡打电话了。

初入军营,日常没有石佳想象中那么充满激情。但在训练中,石佳又找到了倾注一腔热血的支点。

“宁跑五公里,不跑四百米(障碍)。”一些身体素质不够优秀的新兵,跑完可能就要去卫生队报到了。石佳觉得,它是很能体现“血性”的训练方式,正是他所期待的。石佳手背上有一个凸起的圆形伤疤,是从低桩网下爬过时磨的。每次刚结了薄痂,很快就又被磨破,混进沙土灰尘。

第一次四百米障碍跑,石佳就拿到了全营第一。“但是离全旅的第一,还有差距。”

从第一次的2分02,到1分53、1分51,再到1分48秒,时间成为石佳心中清晰的刻度,以秒丈量的成绩每一次提高都来之不易。石佳看视频学习,并在障碍场上一遍遍摸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站岗的的时候,石佳的脑海里也全是过障碍的画面,每个障碍、每个动作、几秒钟,在他的脑海里循环放映。过云梯,他尝试别人不敢尝试方法,从云梯末端滑出去,大腿两侧留下了通红的磨痕,甚至破皮出血;过矮墙一般采用较成熟的飞板技术,但石佳为了更快,不手扶矮墙翻越,而是不减速直接飞跨过去,速度提高,难度也一同攀升。

“按照他们成熟的方法训练,你觉得还不够吗?”“对,我想做得更好。”

按着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石佳在军事体育运动会上勇夺三金一银,全旅“千人百项”大比武中携枪通过100米障碍第一名、400米障碍第四名,获评旅“战神之星”“军事训练之星”。




拼命三郎,不止是一个称号


石佳被评为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


一次连队间的比武,参与攀登固定项目的石佳要在两根电线杆中架起一根电话线。他从五米高的电线杆上一跃而下,随即脚底钻心地疼——平底鞋下硌到了一块石头。“糟了”,石佳有这种预感。但他一心放在比武上,目标是给连队争一个好成绩。

比武结束,脚伤使石佳不得不休养整整一个星期。静养对他来说是煎熬的。“看着别人都在训练,休息的时候我会很内疚。”养伤要求不能走动,石佳还是一瘸一拐地跟着班级。训练的项目他做不了,就做俯卧撑、拉单杠替代。他说,脚受伤了,但是手还能动。

战友给了他一个荣誉称号:“拼命三郎”。无论军营里外,这都是他一贯的风格。

2021年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对北师大来说,是二十年一遇的大赛事(上一次是在1999年)。经过轮轮筛选,石佳成为参赛队伍八名成员之一。二月底,石佳就提前到校,开始接下来连续五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六点出早操,八点开始训练,晚上训练到九点钟结束,一切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料在六月份,石佳在训练时从双杠上摔下,左手舟骨意外骨折。

听到医院说必须要打石膏,石佳马上要走——固定意味着无法训练、无法比赛。七月就比赛了,他不能接受。面对石佳的坚持,无论是医院还是队医,态度都是:很严重,必须打石膏。靠冷喷阵痛,几圈绷带简单固定,石佳最终想出了这个替代方案。他坦言:“其实我当时也很害怕,担心会留下后遗症。”

“全国的比赛,就我们八个人代表学校去。”石佳又强调了一次,“缺一个都不可以。”

这次比赛,北师大最终拿到了全国一等奖。



朋友圈的“户外风景志”


石佳的微信头像原图


石佳的微信头像里,眼前一角褐色的山石,叠着远处的紫灰雪山,白色的积雪纹路将山形刻画得很立体。

在原图的左下角,还有头像没框进去的部分:山路、脚印、登山者。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石佳正在四川四姑娘山参加攀冰培训。

乌兰察布火山脚下的露营,马牙雪山上的攀爬,鹫峰森林公园的一天徒步……石佳的朋友圈,就是一本常常更新的“户外风景志”。户外运动对石佳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前几乎每周都会去徒步或露营一次,在学校里跑个十公里是常态。

户外运动从不缺乏挑战。大二的寒假,他和十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共同前往甘肃武威市攀爬马牙雪山。在登山途中,有人出现了高原反应。没有人不期待着山顶的风景,但这支队伍高山拦不住,也拆不散,一行人还是终止了登顶计划,一路将那位同学护送下山。这项高要求的活动中,在十几人的团队里,每个人的集体意识与责任感都被放大了。


石佳在户外


正因为对户外保持热爱,石佳总能看到极苦极累背后的极美。

在西北大漠演习期间,石佳主动请缨去无人区搭设目标。七月正是最热的时候,开工之前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这是硬性要求。洗漱靠桶装水,吃的是干粮和方便面,到了晚上,衣服上汗水混着戈壁的尘沙,干成一个硬壳子。

在毫无遮拦的烈日下,连续七天重复地铲土装沙袋,那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荒野求生般的七天。但在石佳的形容里,那七天还有别样的快乐。重复的工作或许枯燥,他却享受这个一门心思干一件事的过程。干完抬头,就能看到一望无垠的戈壁,带着无人区特有的空旷,偶尔有蜥蜴爬过。晚上睡在敞篷车里,能看到星星贴得特别近。

这一周里,每个人手中经过近千个沙袋,最终搭设完成直径60米的目标近20个。当石佳目睹着炮弹出膛,命中他们搭建的目标,七天的劳累有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从“做了”到“做好”,是成长的距离


石佳参加2020年首都高校大学生徒步定向锦标赛


2020年十一月下旬,学校定向越野协会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活动。

活动开始前,作为社长的石佳捏了把汗。那天北京的雪很大,大家有充分的理由足不出户。这个户外定向越野会不会没人来?或许也会有几十个人,他在心里估计。

让他没想到的是,最终近四百人在雪中排起队伍,与最初的报名人数相比,参与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因为一场定向越野,大雪天行人骤减的校园不再沉寂。活动结束后的工作人员群里,大家争相冒泡,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尽兴与感谢。石佳的朋友圈一刷,动态中全是雪中定向的照片,带着四面涌来的对活动的称赞。

回顾起这段经历,石佳说:“在最低谷的时候我们也有能力办这么大的活动,没想到自己身上能迸发出那么大的能量。”

退伍回到北师大,石佳接手了定向越野协会。他自嘲那时候是“光杆司令”,因为整个社团上上下下,只有他和两个小伙伴。初当社长,石佳一切从头摸索。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次成功的雪中定向,从石佳接手社团到正式举办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光地图就改了十几次。每一次修改,都是他们“跑”出来的。目标点能不能放在那个位置,同学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到,跑的路线是否避开了小土坑、小水坑、窨井盖等小隐患,他们都一一实地试验。也正因为这些成果都来自于亲身体验,每周两次在新乐群四楼讨论时,每个人对策划都能讲出很多很多想法。

刚迈入大学时石佳认为,一个任务只要认真完成就可以了。但现在“想要做好”这个念头会驱使着他去思考如何做好、要采取怎样的方案。“社团到了我这里,不能让他还像以前一样。要发挥社团应有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加入,让更多人留下。”

现在的定向越野协会已经发展为一个六七十人的大团队。随着更多人的加入,石佳五分钟能做完的事,他也愿意花成倍的时间教社员们如何去做,如何去负责。锻炼他们是目的之一,石佳更希望让大家都有参与感,有主动做事的积极性。社员们带着“我有股份”的成就感,高度活跃在协会群中。


志愿者石佳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


今年春节前夕,国家体育馆兴奋剂检查站里贴上了师大带来的对联与“福”字,严肃的工作区里一方方亮红见证着新年的倒计时与冬奥会的倒计时同频前进。

这一次,石佳又以冬奥志愿者的身份过了一次年。这将成为石佳无数经历中的一个,和大学生士兵石佳、社长石佳、户外运动爱好者石佳一样,成为履历的一部分。当履历一页页叠厚,石佳还在向前——军绿不褪,步履无止。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