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的这些年,我还是没有适应“游子”的这个身份。

安徽校媒  |  2022-04-04

离乡的游子们


我是一名大学生,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高考的时候填报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学校。


我是一名在外务工人员,只想给我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是一个办公室小职员,住在北京三人小单间,为了以后优质的生活以及丰富的阅历,在不断奋斗中。


柳叶桨溅桃花浪 汀州里鹤眺远方 

饮一盏岁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飞扬 

山水间歌声回荡 回荡思念的滚烫 

去年的家书两行 读来又热了眼眶 

云水边静沐暖阳 烟波里久违的故乡



1 离乡的游子,最是思乡


一朝离家

从此故乡再无春秋

只有冬夏


我是一个离乡已有六年时光的大学生。


在沙尘暴频繁的六月,我出生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体验着“放养式”式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以“五岁会背唐诗三百首,七岁熟读三字经”为傲,而我是以“六岁拿着公交卡,从城西到城东,背着小书包挤公交,争座位,从此上学不用愁”成为大人们眼中“别人家的独立小孩。”


九岁开始自己第一次的北京夏令营之旅,与周遭比自己高一个头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十五岁那年,有幸获得了在北京上高中的机会,从大西北转战祖国的心脏,但随之放弃的则是三年与家人共度春节的时光。十九岁那年,我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大的转折点,填报了离家距离比北京更甚的安徽蚌埠,却也因疫情影响,依旧是只见到故乡的夏日,未见冬季漫天白雪。


像极了那句话“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



身边认识的新朋友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来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我总是用“想出来见见世面”和一个向往万千生活的笑容当解释。但表面的不平和终究是抵不了内心的复杂。


我想家,真的很想很想。从刚开始理性,只顾在外的生活,父母与我双方之间的聊天,也只是寥寥几句话的带过的状态。直到之后突遇某一个节点,转变成感性,我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去思考,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忙碌的工作?与朋友闲谈?空闲的时间应该都放在我的身上吧。应该是靠着几张我自己朋友圈的近照,房间的那整洁的床铺,最喜爱的玩具,来睹物思人。我亦是如此。


那个节点是极其真实的,视频中的父亲头顶的花白占了黑发一半,母亲前额刘海已经用染发剂漂染了许多次,才被染成均匀的黑色,当他们两个人一起笑盈盈的看着我,手机的美颜却也遮不住松弛的皮肤的时候,那一刻,我意识到父母已经快年过半百,能陪伴我的时间变成是我不想面对的“倒计时”。


可是,我依然游走在外,离家四千五百多公里的距离,成为我节假日想回却没时间回家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尽量增加和他们视频的次数,通话的时间,多发几张自己的近照,分享自己琐碎的生活。


牢记着报喜不报忧这点需穿插而来。因为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聊天内容总是喜欢把忧虑的那一面删减,留着欢喜的那部分互相传递。久而久之,再加上换位思考,当父母突生重大变故时,我们永远是他们第一个想要隐瞒的人,因为我们在他们心中还只是个孩子,不希望你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陷入焦虑与悲伤是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事情。


望着身边朋友拥有三五天假期就抱团回家的行程,我只能克制住自己想家的欲望,去周边的城市转一转,在另一个地方当几天的游子。但当夜晚降临,孤身一人的房间,有的只是充满灯光的空间和比光亮还足的念家情绪。


困了会想念自己的床,饿了会想念父亲做的家常菜,累了会想念母亲抚背的双手,离家的这六年,我依然是没有适应“游子”的这个身份。


蹲在街角匆匆吃着盒饭的外卖员,低头仔细贴膜的手机摊老板,早晨六点出门赶地铁的办公室职员……


同我不一样的是,我们各自所担的责任,同我一样的是,我们都是离家的“游子”。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来说,我是一个幸运的“游子”。



2 “迷路”的“游子们”,你们还好吗?


星星点灯

照亮你的家门

让迷失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他们是被迫离开家的人们,是“游子”,是至今还未找到回家之路的“游子”。


曾被陈可辛导演的一部电影《亲爱的》带来极深的感触,电影主要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前段时间的十四年寻子中的结果的孙海洋夫妇,则是这部电影中韩德忠人物原型。


十四年的坚持不懈,是一位父亲的坚守,也是一个家庭向往美满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整治拐卖儿童、妇女等犯罪行为,进行众多有关走失、被拐卖人口回家的行动,例如:“宝贝回家”、“团圆行动”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自发组织的寻亲队伍也逐渐扩大。



宝贝回家 (民间志愿者寻子公益网站)以及天猫超市“盒子报”公益“打拐”项目便是最直观状态,让大众去了解、参与、寻找的一种方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我们对于这些离散人们星星点点的关注,则是他们回家路上那一盏盏暖人心的指引灯。


愿走散的“游子们”早日寻觅到回家的路,愿渴望团圆的家人们早日寻找到走失的亲人。


3 132不相忘


一只黑色的蝴蝶轻轻飘落

消防员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起

送它飞远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经过六天的全力搜救,“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6日晚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遇难的132位人员。


愿逝者安息,愿这些“漂泊的游子们”魂归故里。


有人说

离家 是为了更好的回家

于是城市里到处都是他们

披荆斩棘的目光

奔波打拼的身影

绝不平凡的信念

但有些聚散如转瞬

有些聚散如隔世

离家的游子们

有人一直在故乡等你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