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守护山村百姓健康步履不停

中国青年报  |  2022-02-18作者:包庆淼 邢婷

2月3日,正月初三,千家万户仍沉浸在团圆的喜庆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乡村医生刘庆民一吃过早饭,就驱车赶往泗水县北部的千年古镇柘沟镇,调研陶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代表建议作准备。

入陶矿、出陶窑、看工艺、试产品,刘庆民边走、边问、边思考。晚上8点多,年近六旬的他回到家中,顾不得休息,结合对康养问题的积累和思索,铺纸握笔撰写建议,一份《关于发掘泗水县康养系列陶土制品的建议》很快完成。

这只是刘庆民代表履职的一个缩影。刘庆民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了解社情民意、为民代言的步履不曾停歇,他在山村里的脚步迈得更远、节奏更快。4年来,他围绕乡村医疗、人才、康养等基层医疗主题调研,形成人大代表建议26条,被誉为“高产的基层代表”。

在泗水,刘庆民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扎根山区行医40余年,坚持“24小时接诊出诊,先看病后付费”的行医理念,尽全力守护好辖区内8个村庄1880名村民的健康,深得当地村民的信赖。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庆民认为,当好全国人大代表就要根植山村,立足本职,多为基层百姓发声。《关于加大民营医疗机构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村医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他提出的一份份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得到热烈的社会反响。

从此,刘庆民履职的路越走越宽,建议质量不断提高。内容包括推进落实中医药发展及管理体系、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关注农村留守孤寡老人问题……每一份建议都带着民生温度。

打开他诊所书橱的一个档案盒,一沓各部门的感谢信展现在眼前,有来自原卫生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的,还有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的。

每天走村串户,刘庆民深知群众疾苦。自2010年冬季起,他开始为辖区内到卫生室看病的孤寡老人免费治疗。与家人商议后,他担负起常年照顾7名孤寡老人生活的重任。渐渐地,他萌生了建设一所能容留孤残老人看病治疗的服务站的想法。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建议》,建议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孝敬父母的良好氛围;对子女以各种理由不履行赡养义务,霸占父母的补助金、养老金等行为,采取法治教育、司法督促、联合调解、信用惩戒等方法予以纠正;对于特困老人、失能失智老人、高龄独居者等老年群体数量较多等情况,应当根据农村实际,进一步优化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逐步提升农村养老的保障功能。

民政部对此高度重视,于2021年8月给予刘庆民代表书面答复,并表示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老人赡养有关措施。山东省民政厅出台了关心关爱老人“周转房+幸福院”政策,明确建设村级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将给予一定政策补贴。

政府部门的积极反馈极大地鼓励了刘庆民,他决心筹资建设隈泉村幸福院,以此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依托隈泉村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他计划将周边村庄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接到幸福院养老,实施“医疗+养老”模式。

幸福院总投资115万元,规划面积600平方米,建设10个标间,并配套建设了医务室、餐厅、洗澡间、活动室等场所,可同时容纳20名孤寡老人居住。目前,这一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即将投入使用。

更令刘庆民欣慰的是,儿子刘壮壮子承父业,成为隈泉庄村年轻的乡村医生,坚守父亲“先看病后付费,有钱没钱都给治和24小时随时接诊出诊”的诺言。如今,父子二人“并肩作战”,为大山中的百姓送去健康与温暖。

2019年夏,刘庆民父子组织周边村庄乡村医生20余人,秉承“医在乡间,让爱传递”的理念,定期开展为老年人常见病义诊、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如今,在刘庆民的带动和感召下,泗水县乡村医生已成为护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实践者。

通讯员 包庆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立红,江山,惠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