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热歌全是洗脑神曲,“华语乐坛要完”? | 夜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2-24作者:校媒FM团队

把更多的选择权赋予听众

让更多音乐达人的作品脱颖而出

【第576期】

作者:白毅鹏

来源:中青评论 |  (2021-12-19)

希望华语乐坛越来越好

接近年末,一份“年度十大热歌”榜单在网上掀起一场讨论。入选该榜单的歌曲,包括《千千万万》《白月光与朱砂痣》《踏山河》《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清空》等网络神曲。不少网友或许并不熟悉歌曲的名字,但如果在音乐播放器中打开它们,却会发现每一首的旋律都耳熟能详,可谓“早闻其声,不知其名”。不过,这份歌曲榜单也受到“歌词缺乏美感”“翻唱质量不高”“曲调剪接拼凑”等质疑,甚至有人不无悲观地惊呼“华语乐坛要完了”。 

尽管艺术评论见仁见智,一首歌曲到底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并无精确的分割线,但相较于成熟歌手、时代金曲来说,部分神曲在歌手唱功、词曲内涵等方面的“硬伤”,还是为人们所诟病。在不少人眼中,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拥有超越时空、打动人心的力量。反观一些洗脑神曲,虽然拥有较高的传唱度,但风靡一时后,却可能被内容同质、格调不高的其他神曲盖过风头,歌手很难凭借一时获得的热度跻身一流歌手之列,热度消逝后,作品也可能受到冷落。 

如果流行音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粝、雷同的歌曲,那么网友发出的“华语乐坛要完了”恐怕还真不是句玩笑话。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危在旦夕”。一方面,在这份“年度十大热歌”榜单之外,还有一份“年度十大金曲”榜单,这种分设榜单的做法,让评选结果取得了客观性的平衡。理性的网友也指出,2021年,不管是老一辈的歌手,还是中生代、新生代的歌手们,仍有不少人勤勉地出专辑、发新歌,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听过这些歌,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却值得被肯定。 

另一方面,公开资料显示,这份榜单并未囊括所有音乐平台内的歌曲,入选歌曲也是根据听众的收听数据得出的,因而评选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意味着不管音乐爱好者对它有多么不满,都不能以此判定“华语乐坛完了”,而是要看到这份榜单背后的“民意”。作为听众用耳朵投票的结果,不管艺术水准如何,榜单中的歌曲都代表了当下流行音乐的新动向。神曲的诞生过程,以及大众审美的变迁,或许是非褒即贬的争论之外,更值得大家挖掘和探讨的地方。 

“年度十大热歌”中的歌曲是短视频中的爆款BGM,而且比较适合“掐头去尾”地听,因为撇开副歌的部分,往往平平无奇。这些歌曲受到关注的方式也迥异于传统音乐。过去的音乐是“独立”的,能凸显音乐人的特色、制作发行团队的定位,但这份榜单中的歌曲则更多以配合短视频为导向。很多人是在发布短视频的过程中,喜欢上了能够烘托氛围的歌曲片段,它更像是节奏明快、动听洗脑的“场景音乐”,关注到整首歌曲、反复收听的人,不少是在玩过短视频后被种草的。 

只有契合短视频风格的音乐,才能够更快地出圈。在此过程中,不乏公司专门批量打造这类短视频神曲。一首洗脑歌曲的诞生,可能不需要过去严格的新人轮训和精心打磨的制作过程,也不再倚重专辑、演唱会等宣发推广形式。当市场竞争规则有所改变,加上近年来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乐坛知名歌手也开始通过网络渠道宣发歌曲,音乐产业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依靠短视频火爆的神曲,与传统流行音乐文化的关系,就像两条平行线,长期共存将会是常态。两种看似不同的音乐之间并非是绝缘的。以往很多神曲的演唱者,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创作出了经典作品。在此过程中,成名歌手也能创作一些传遍大街小巷的神曲,提高短视频歌曲领域的质量水准。至于华语乐坛,绝不是靠将某类型的音乐尽数驱逐才能存续,当乐坛没有鼓励多元发展、兼容并包的创作氛围,那才最没有前途和出路可言。 

当然,认为“华语乐坛要完了”的网友,可能是在表达对现状的某种失落和遗憾,他们表达对早年华语乐坛的怀旧情绪,其实是希望华语乐坛越来越好。在短视频平台算法的强力推荐下,许多听众成了被“投喂”音乐的人,既缺乏主动发现新奇音乐的兴趣,也无法走出信息茧房的束缚,发现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未来,如何把更多的选择权赋予听众,让更多音乐达人的作品,突破数据“结界”脱颖而出,才是更值得讨论的。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