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慢是情商低?这是个伪命题。

媒说话  |  2021-11-26

01.我有一个“缺点”。


上个星期,我跟着老师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到了集体交流时间,另一个学校的指导老师与我们一同讨论。


交流讨论必不可少的就是老师的提问,“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知道,这个地方这么做是因为......”

“这个我知道,是这样对吧......”

“还有这个地方,是要减少误差对吧。”


回答的是我的伙伴西西,她的反应很快,总是能先回答上老师的提问,反应慢的我只能接着她说“嗯嗯嗯,对对对”,因此能发言的机会不多。


交流结束后,另一个学校的老师满脸笑容的看着西西,对着我的指导老师说“这个女孩子看着就比较聪明。”


说完又扭头看了看我,“这个女孩子好像比较斯文,不怎么爱说话。”


起初这句话并没有让我太在意,回到酒店后的我与老师闲聊,突然她却试探性的问我:“你是不是比较内向呀?”


这句话瞬间让我想起了白天发生的事,原本以为另一个老师觉得我“斯文”只是因为比较陌生,不了解我,没想到与我相处了几个月的老师竟然也感觉我“内向”。


反应慢的我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内向”“斯文”“不爱说话”的标签。可实际上我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反应慢插不上话而已,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02.反应慢,有错吗?


因为反应慢,我们确实错过了许多机会。


我因为反应慢总是比别人慢一步回答问题,所以失去了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


室友晶晶和我一样,反应也慢,与人争论从来没有赢过。记得在一次辩论赛自由辩论的环节,突然他们就从辩题延伸讨论起了苹果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


这很明显是对方在带偏话题,晶晶却一股劲地辩论苹果是甜的,最后导致己方失去了论证观点的时间。


辩论结束后,在回宿舍的路上她才幡然醒悟,我不应该和他们争论这个问题呀!


既然这样,那我们有必要改变吗?


其实,反应慢并没有错,只是有许多人对反应慢存在偏见,认为反应慢是脑子笨、不灵活,是情商低的表现。


实则不然,反应慢的人其实更善于思考,因为他们往往想的更多。


有些人反应慢只是因为在思考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所思所想往往都比常人更深更广。


还有些人其实不是“反应慢”,是习惯了“让”,觉得谁先谁后都一样,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不紧不慢的样子。


在生活中,对于反应比较慢的人,我们更需要花多一点的时间去理解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慢慢来,也是一种诚意。


03.有时候,“缺点”也是优点。


在反应慢的人身上,我们发现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的优点。


反应慢,却总是能发现更多细节的东西,在学习工作上也更加细心。朋友小王是个反应慢的人,这导致了她做事也慢。


做事虽慢,却从未出错。她总是能在事情快完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错误点并加以改正,最后确认没有错误之后才算完成任务,所以她的完成质量是很高的。


在与人相处上,相比反应快的人,反应慢确实会让人感觉比较“内向”,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但是,反应慢也有好处。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些人时常会因为嘴快说错话,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反应慢却恰恰避免了这个问题。


反应慢的人总是习惯经先思考一段时间之后才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确保自己的发言没有问题才说出来。


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我们说错的概率,也让我们不会因为“说话不经过大脑”就伤害了别人。


有句话叫祸从口出,所以反应慢一点,思考的时间就会长一点,“祸”随之便会少一点。


这个世界需要反应慢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平衡。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反应慢的人,往往更善于倾听。


反应慢的我在朋友圈里总是扮演着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身边的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喜欢找我诉说。


原因是我不会打断他们倾诉的过程,也不会“好为人师”,只在他们需要我发言的时候我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反应慢的人其实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冬日里的太阳,用这个词来形容反应慢的人最适合不过了,在不刺眼的同时静静地温暖他人。


以前的我会因为“反应慢”而抱怨自己,经常会想:“为什么别人反应这么快,我却这么慢!”


答案是:反应慢是上天给你的“礼物”,它只是想让你更仔细地感受这个世界。现在的我不仅接受了这个“缺点”,甚至还喜欢上了它。


反应慢的另一面,是“沉稳”“柔软”“细腻”,希望你也可以慢慢喜欢上“反应慢”的自己。


互/动/话/题

你有哪些后知后觉的经历? 


编辑 | 吴佳怡

封面制作 | 仲美慧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出品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