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1-18 11:02
作者:蒋肖斌
亲历|吴为山:让孔子对话苏格拉底,把大写的中国人立在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

当地时间9月16日,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青铜组雕《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落户。2500年前,那里的古市集是苏格拉底广场辩论的所在地。两位代表不同文化的圣者“对话”,跨越了时空与文明,人类命运在此休戚与共。

这并不是吴为山的作品第一次落户在不同文化的土地上,也不是他创作的“孔子”第一次走出国门。2017年,一尊高达4.5米的《孔子》青铜塑像,矗立在巴西库里蒂巴市政中心的广场上,这座广场因此被命名为“中国广场”;2019年乌拉圭副总统访华,专程到吴为山工作室,也想请一个“孔子”到乌拉圭首都,并将新立之处命名“中国花园”。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吴为山说,他想通过雕塑寻求世界文明的一种共通性,“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接受雨露阳光,有共同的向往,是命运共同体。从古代到现代再到将来,人们向往和平、幸福、发展、繁荣,这是永远不变的”。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人类应该更加团结在一起,“今年7月,奥林匹克口号从‘更快、更高、更强’,增加了‘更团结’,更说明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吴为山创造了苏格拉底与孔子在虚幻时空中的对话雕塑,“他们讨论的不仅是哲学、道德,更是人类的未来发展”。

以雕塑阐释理念,吴为山将“对话”从创作延伸到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中。2017年,《灵魂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在基辅大学揭幕,表达了“既要肯定自己,也要向他人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学习态度;2020年,《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在意大利永久扎根,这不仅是中意的对话,还是科学与艺术的共鸣。

上世纪90年代,吴为山去欧洲,看到市场上有售表现中国人的雕塑,铜器、铸铁、瓷器……材质丰富,题材却都是中国人抽鸦片、小脚女人等一些猎奇性质的。这让吴为山很难受:“中国在世界的形象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作为雕塑家,吴为山突然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做,“我应该塑造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人物,让他们努力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各国的人从他们身上,认识到中国人的温良、美好、睿智、坚强”。

在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下,吴为山塑造的第一件人物雕塑作品,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一直遵循并警勉自己的”。把大写的中国人立在世界,是他正在实践的梦想。

坐落于北京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门口总有一排等待进馆的队伍,尤其到了周末,队伍中多数是年轻人和孩子。近年来,年轻人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欣赏艺术与美,成为“刚需”。

作为中国美术馆的“掌门人”,吴为山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在他看来,对青少年的美学教育不应该受到校园的限制,美术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就是校园外的美育课堂。

“美术是造型艺术,在观察世界中产生对世界的认识,再把这种感受化为一种艺术形式,倾注到作品中,这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培养,在心里播下美的种子,这是美育独特的重要意义。”吴为山说。

在中国美术馆的室外空间,各种雕塑散落在树荫草地间,注视着每一个观众,无声地诉说着艺术的历程,这其中有吴为山的作品。而他的更多作品,早已走出美术馆,矗立在各国的大地上。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的广场上,《旗帜》飘扬。这件高7.1米的作品,吴为山创作历经两年半,前后易稿16次。在远处看,《旗帜》是升起来的;在跟前看,《旗帜》是立于大地上的。吴为山说:“我做过很多纪念碑雕塑,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组雕,里面就有抽象的元素;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雕塑《千帆竞渡》,我做的是五星红旗,也是用一种非常艺术的方式来体现。”

早已是享誉国际的雕塑家,还是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下班之后,匆匆吃口饭,回到工作室,他经常持续创作到凌晨三四点。

吴为山说,自己的灵感来源,一是历史,“我喜欢看历史书,看的时候那些历史人物的形象就在我眼前幻化”;二是生活,“有人说美术馆馆长很忙,我说我天天都在学习,进了美术馆就像进了一所大学,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师作品,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对有志于走上艺术道路的青年,吴为山觉得,首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绝对不要因为成绩不好,‘只能’来学艺术。只看到艺术的美好,没有看到创造艺术的艰辛,最后只会后悔莫及”。

吴为山并不避讳谈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尤其对于刚刚起步的青年艺术家,他也坦言“往往会面临经济压力”。“艺术不能脱离市场,但市场不是检验艺术的唯一标准,我们既要强调市场,又不要为市场左右。”

吴为山说,“我们要去挖掘艺术的本质,去抓住昙花一现的灵感,去创造不负人民与时代的作品”。

责任编辑: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