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时隔一年再回归,家长为什么愿意带着孩子走进剧场

澎湃新闻  |  2021-10-21作者:杨思超

戏剧如何影响青年?在乌镇戏剧节可以找到答案。

因为疫情,乌镇戏剧节时隔一年再度回归。在这里能见到最炙热的戏剧目光,能感受到因剧内心产生的波澜。

青年戏剧力量蓬勃生长

从广东赶来的沈悦,在读剧场管理专业,从大一开始接触戏剧,今年是她第三次来到戏剧节。她认为,乌镇戏剧节最为特色的是青年竞演,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受戏剧,在青年竞演的舞台,她能看到梦想种子在舞台上播种,明年她也希望能带一部自己的剧来参演。

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职的黄磊说,“乌镇戏剧节就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吴彼的人生转折就是在戏剧节发生的,演员出身的他,2015年吴彼自编自导作品《静止》,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喜剧奖,第二年他就作为青年竞赛的初评委,从演员到创作者,他现在是一名戏剧青年。

戏剧节期间有18组入围作品,在剧场演出,这些是从571份申请中选拔出来的。研究生在读的王泽雨,今年带来了她的作品《那解药是什么?》。对于在读舞蹈编导的她来说,戏剧是包含在舞蹈里面。对于舞蹈,戏剧是创造性思维。

《那解药是什么?》剧照

王泽雨希望更多的亲子家庭能来看她的这部肢体剧,作品有关于她童年的记忆,因为家庭因素导致她独立、自负、自卑。在本我、自我、他我中,王泽宇想通过作品表达“爱不一定是快乐,但一定是包容和原谅。”

在戏剧的构建,王泽雨喜欢留白,给予空间让观众思考。不管对于成人还是孩子,每个人对剧的理解会不同,在她看来,走进剧场,去感受比看懂更重要。对于舞蹈与戏剧的结合,她认为,艺术不应该分为支点,它们是相通的。关于现代艺术教育,多元化才会有发展意义。

儿童进剧场是为了什么

在不少青年眼中,一个人有了艺术气息,看世界方式会不同。在戏剧节,我们能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多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让孩子们的眼界变深。

从嘉兴赶来的张女士,今年是第五年带着儿子来戏剧节。在她眼中,带孩子走进剧场,不是为了让他看懂点什么,感受艺术氛围才是最重要的。而现在,看剧已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特邀剧目《世界旦夕之间》散场后,对于“看懂了吗?”这个问题,10岁小朋友拼命点头,兴奋地说着其中某一个情节。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 摄影师:塔苏

李建军导演根据法斯宾德同名电视电影改编的《世界旦夕之间》,故事在三重空间展开,或许有些成人在解读上有些费解,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孩子理解中的样子。难道就因为可能看不懂,就将孩子排斥在剧场之外吗,显然不应该是这样。

让孩子爱上戏剧,青年导演何齐认为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今年何齐带来的特邀剧目《霹雳》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现在国内儿童剧市场在不断发展。何齐介绍自己此前与36个儿童演员花了4个月时间,排了部儿童剧。有意思的是,在排练时,孩子们细腻的心思,超乎所想的表达力和创作力,时常让他忘记是和孩子们一起排练。

关于戏剧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在李建军看来,戏剧有教化、疗愈的功能,它是直面人沟通的,能让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而对于儿童戏剧教育,他也指出,如何在商业中如何更好的发展,需要探究。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国的儿童剧团仍以经典创作为灵感,题材老化。如何持续性产生原创内容,让儿童戏剧持续升温,给孩子们看多元化的剧目,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