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合:生活甜了,练杂技仍然要下苦功夫

光明网-《光明日报》  |  2021-10-20作者:耿建扩 陈元秋 哈聪杰

王保合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窦松尚摄/光明图片

【走近文艺家】

他出生在杂技世家,6岁开始跟着父亲撂地卖艺,从艺70余载,依靠“三仙归洞”“缩骨术”“深喉纫针术”等多项绝活,在国宴上征服各国外宾,在大小舞台上让老少观众瞠目结舌,凭借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赢得“鬼手”之名。作为吴桥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希望绝活可以得到传承,更希望吃得苦中苦、不断超越的杂技精神得以传扬。

一根木棍、两个碗、三个海绵球,别无其他道具辅助。77岁的王保合手握“魔法棒”,“指挥”三个海绵球在扣着的碗里随意进出,碗下几个球?观众永远猜不透。

这个令观众瞠目结舌的戏法名叫“三仙归洞”,凭这一手绝技,王保合赢得“鬼手”之名。从艺70余载,他练就了一身绝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

“不管做什么事,没有苦,难得甜。”在王保合看来,练杂技尤其要下苦功夫,“进入新时代,可以不再吃生活的苦,但一定要吃艺术的苦。”

王保合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铄,腰杆像旗杆,走路轻似燕。1944年,他出生在河北吴桥县聂庄村一个杂技世家,6岁学艺,8岁登台,坚守至今。

王保合的曾祖父王玉林,是当年著名的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人称“卸锁大王”,靠着一手绝活“缩骨术”走南闯北,留下赫赫声名。

王保合的父亲王福寿除了精通“缩骨术”外,还会“中翻”“水流星”“三仙归洞”“深喉纫针术”……节目不断丰富,演出也越来越受欢迎,王保合自幼跟着父辈撂地卖艺讨生活。

“那时四海卖艺全靠两条腿,肩挑担、手推车,带着简单道具,沿着大运河边走边演。”王保合现在仍时常哼唱当时卖艺的“锣歌”: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

王保合跟着大人们练功学艺,在颠沛流离中尝尽苦头。“那时都是露天练功,冬天手脚冻伤了,肿起来了,仍然要翻跟斗、耍流星……一会儿也不能懈怠,稍一偷懒就要受罚,再亲的亲人在传艺时也变得格外严厉。”王保合说,特别是在练“缩骨术”和“深喉纫针术”这两项家传绝技时,长辈们督促得更严更紧。

“缩骨术”,就是尽力拉伸骨骼,尤其是肩膀附近的骨关节,使各个关节错位收紧,从而缩小身体。这时要把宽腰带用力扎紧,防止内脏下移受伤。“深喉纫针术”,就是口内含针,通过肌肉运动,把针纫上线,具有一定危险性,一不小心就被扎伤。两项绝技,王保合前后用时七年才算练成,“在那个年代,没有点真本事,根本混不饱肚皮”。

“三仙归洞”是王保合在30多岁时才正式学习的,由他父亲传授。有人不看好这个“小戏法”,认为上不得大台面,但王保合不这样想。他认为手艺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肯下苦功夫,练到绝顶必有收获。

“三仙归洞”首先是个“快”字。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成就了王保合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鬼手神功”。在央视《欢聚一堂》节目表演时,摄制组用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王保合手法后,依次慢放,仍然没能看出其中玄机。

其次是“卖口”,就是把话说到点子上,抓住观众心理,随时应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难题”。把观众请到方桌旁,凑到碗边,甚至斜着头盯住碗底,乃至于把球交到观众手上用力握紧,王保合都能把三个小球变来变去。“我每天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总计不下数千场,每场演出都不一样。”在简单道具下演绎出的变化多端,让王保合的演出贴近观众、妙趣横生。

再有是“救戏”,就是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有些观众会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演员不能被难住,既要能圆场,又不能冷场。”王保合对这一技艺驾轻就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现在,77岁的王保合常驻吴桥杂技大世界,在“鬼手居”演出,除展示绝活外,还将“劝人戒赌”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三仙归洞”技艺得到了传承,他的后代和徒弟已能独立担纲演出。王保合坚持开门授艺,只要有担保人保证学生人品等,他都坦诚相授。此外,他四处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的民间绝活,让杂技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不断得到丰富和传承。

和以前相比,杂技创新的步伐在加快。灯光、音乐、服装、科技……在各种现代手段辅助下,杂技观赏性、艺术性得到不断提升。王保合认为,无论怎样演变,杂技的手艺不能丢、功法不能减,“演员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观众”。他经常给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习杂技技艺的孩子们讲,练功不要怕吃苦,不下苦功夫,难得真功夫。

“过去艺人就是‘要饭的’,四处‘散筷子’‘敛饼子’,现在成了受人尊敬的演员,人们都喊我‘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演员地位真是提高了。”王保合说。有一次到西藏慰问演出,十公里一个道班,藏民拉起手跳起舞拦着不让走,非让演几个节目才放行,王保合深受感动。他说,人民需要艺术,欢迎艺术,演员就更加不能给艺术抹黑,要舍得吃苦,练出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杂技技艺发扬光大,造福于民。

进入新时代,过去一些以伤害身体等招揽观众的节目逐渐失传,包括“缩骨术”“深喉纫针术”等,因为寻不到传人也面临失传。王保合认为:“现在生活好了,日子甜了,有些苦可以不吃了,有些绝活可以留存在书籍上,记录在历史中。但是吃得苦中苦、勤学苦练、不断超越、孜孜以求的杂技精神依然要传扬下去,这是我们的真正财富。”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哈聪杰)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