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自己“套路了”

大众日报  |  2021-10-19作者:于国鹏

最近,青年演员王凯参加央视一套《朗读者》第三季第二期节目,在接受主持人董卿采访时说,“我对表演始终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我特别怕有一天我上台之前,或者我站在摄像机前,我不紧张了,如果当我有一天不紧张了,说明我就有套路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对这个职业的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吧!”从这段肺腑之言中,能够很容易地捕捉到这位年轻演员得以迅速成长的“密码”。

王凯所提到的紧张,显然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那种恐惧或者不知所措,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也明确知道通过什么路径去做,仅仅是因为追求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希望把目标实现得更理想,才会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不是一种负面情绪,而是具有正面激励价值的积极状态。在登上众人瞩目的舞台前,或者站到摄像机前,有这么一种恰到好处的小小紧张,能够迅速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脑子里过一遍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若发现有什么缺失,还有机会及时弥补,然后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王凯对表演的严谨和敬畏,给他带来的帮助和提升不言而喻,从《知青》,到《伪装者》《琅琊榜》,再到《大江大河》《清平乐》,镜头里的他更显扎实周密,角色塑造得好,性格诠释得好,即使是配角也独具光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这几句话,算是有意无意间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有经验有成就的艺术家,在登台表演之前,都会有意让自己保持一种适度的紧张感,以期为演出做好万全的准备。梅兰芳先生逝世后,老舍先生专门写过一篇追忆的文章,其中写道,“每逢他有演出任务的时候,在登台前好几小时就去静坐或静卧不语。我赶紧躲开他。他要演的也许是《醉酒》,也许是《别姬》。这些戏,他已演过不知多少次了。可是,他仍然要用半天的时间去准备。不,不仅准备,他还思索在哪一个身段,或某一句的行腔上,有所改进。艺术的锤炼是没有休止的!”梅先生何以成为京剧艺术大师,由此也可窥见一斑。

很多艺术家也是如此,往往会在开演前找个角落,独自在那里冥想静坐一会儿。这一坐,对那些优秀艺术家而言,可不是简单的闭目养神,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开干扰,让自己尽快沉浸到作品和表演状态中去;另一方面,是借此全身心体验周围环境,敏锐感受现场气氛,快速思考和寻找个人表演与现场的接合点、共振点。找到了、找准了这个点,在表演的时候,他们会在某个眼神、某个动作、某处唱腔上作出一些细微改变,更快更好地把观众领到戏里去。所以,别看他们坐在那里云淡风轻静水无波,脑子里其实是大开大合翻江倒海,这个静坐的过程,也是一次创新的过程,经过这个特殊过程的“加持”,就能够做到每一次表演都有差别,每一场演出都不一样,这也正是表演的魅力所在,正是现场演出的吸引力所在。换句话说,艺术家的这种高超造诣,不仅体现出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表达水平,也展示出对现场超强的把控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和水平,能让作品化旧为新,常演常新,让观众常看常新,百看不厌。

对此,郭德纲就多次讲过,相声最忌讳完全重复,一方面要苦练本事,会说的段子越多越好,但是,一个人能记住的毕竟有限,这就要学会另一个本事,能根据演出现场的情况,及时对相声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即使是同一个相声,今天说的和昨天说的肯定不一样,里边一定要有几个包袱是新的,以此让观众保持新鲜感。否则,观众听来听去,没什么新东西,都听熟了听烂了,哪里还肯花钱买票来听相声?这样岂不是说着说着把观众都说跑了。

这种本领实际上也是优秀艺术家的一种“艺术自觉”。记得2005年9月,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齐鲁文化新疆行”文化交流考察团访问新疆,先后到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三市各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我随团采访。每场演出都有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的一个吕剧选段。对已经年逾七旬的他来说,唱几个这样的小段,驾轻就熟,信手拈来,随时随地登台也没任何问题。但李岱江在每场演出前,会和年轻演员一样认真候场,一样一丝不苟准备,而且一定会考虑“微调”,保证获得最好的效果。在石河子市的演出,李岱江一段《马大保喝醉了酒》唱罢,现场掌声雷动,在与观众的热烈互动中,又“被迫”加唱了两个小段。那种热烈的现场气氛,老艺术家独到的表演,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对艺术应有这样一种紧张感、敬畏感,千万不能让自己“套路了”,才能在艺术上不断取得进境。再延伸一步,这些优秀艺术家出奇制胜的功夫,是巧实力也是硬实力,绝非那些靠噱头、靠投机博得暂时的声名和流量者可比,要想立得住、立得久,多学习这种真功夫才是正道。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