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 两届“十月签约作家”对话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0-17作者:李丹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当今时代,观众和读者的口味不断变化,作家该如何应对?日前, “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两届十月签约作家对话”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举办,本次对话是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核心活动之一。

活动现场

第一届十月签约作家代表刘庆邦、宁肯、关仁山、李洱、邱华栋和第二届签约作家代表范小青、范稳、弋舟、张楚、付秀莹、石一枫,以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出席会议。

两届签约作家以“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为主题,围绕“新生活新文学”“生活对写作的本质影响”“文学写作和大众生活的关系”“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话题展开对话。

刘庆邦

作家刘庆邦曾出版长篇小说《家长》《堂叔堂》等、短篇小说集《胡辣汤》《神木》等,他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作家需要保持创作的定力,要尊重自己的天性,要从个人出发,要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

长篇小说《灭籍记》的作者范小青将生活比作“富矿”,“作家掉进这个富矿以后,如果不爬出来,那还不是文学”,范小青说作家要在富矿里要去判断取舍。

来自云南的作家范稳认为自己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民族、边疆、历史文化等,而要找到自己的辨识度,就要立足于脚下的土地。范稳说过去云南有的村庄骑马才能进,现在每个村庄都可以开轿车进入,都有柏油路,这种变化就是新时代的“新”。

部分十月签约作家作品

长篇小说《天高地厚》的作者关仁山认为,新生活来了,旧生活不是一夜之间就变的。“我想我们作家有责任去尽自己所能,书写这些东西,不说给历史留下什么,起码这个时代人是怎么活过来的,用文学细节还可以记录一些东西。”他说。

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出版集团承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执行。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