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昊阳:我在西北接过灯

兰州大学   |  2021-10-02

世界著名护理专家、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女士被病人们称为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

从重庆来到兰州,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杜昊阳同学接受了两年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护理教育,她立志接过无数前辈们的理想,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做一个在西北"接过灯"的人。

拥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诸多荣誉称号,同时担任着2019级护理2班的班长、2021级1班的副班主任、南丁格尔协会社长三项职务。在学妹们的眼中,杜昊阳是一个亲切可爱,充满耐心和包容,似乎无所不能的学姐。“她身上有着护理这个专业所需要的诸多优秀品质。”



愿做护理人

高中时期,杜昊阳理想的专业是医学,但高考的失利让她与理想失之交臂。思虑再三,她选择了与医学相近的护理专业。

初入兰大,杜昊阳心中有着落差:“我当时一门心思想着转专业呢。”她笑道。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随着对护理专业的深入学习,很快杜昊阳发现了护理专业的独特之处。

在一门名为《健康评估》课程中,主讲老师是一位资深护士长。她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病人的一项指标完全消失,医院开会排查原因,大家争论不休。这个时候老师站了出来,凭借着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直指问题核心——原来是检测时样本受到了污染。

“干练、专业能力强、心理素质过硬,”杜昊阳回忆道,“她真的非常厉害,老师可以做到稍微摸一下脉搏就能估算出患者的脉搏数值。”

这种过人的专业水准深深刺激了杜昊阳,让她一下子意识到原来护士可以大有作为,一下就颠覆了她过去认为护士只是辅助的观念。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杜昊阳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实际操作的能手,杜昊阳都对她们都充满了敬佩。在她看来,前辈们提到护理时,眼睛里都闪烁着光亮,那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对护理专业的认可。

“专业无好坏,主要在个人。我们的学科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只是个人发展的问题。”她下定决心,抛弃过去的观念,全力投入到护理专业学习中。



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

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具备人文关怀,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杜昊阳的脑海中不断构造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护士形象。

学校有一门实践课,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互相做鼻饲。所谓鼻饲,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

长长的管道,要从鼻孔进入,然后直达胃中。这个操作让杜昊阳和同学们都涕泗横流,“原来病人们并不是不想配合你,他们是真的很难受,”她感慨道,“对于护士来说,熟练之后做鼻饲可能只需要几秒钟,但对于病人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包容。”

“在见习时,我感受最深的就一个字——累。”她笑道,“扎针、挂瓶、换药这都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操作。”谈及在医院见习的感受,杜昊阳这样说。

在这个过程中,杜昊阳在与病人沟通方面也渐渐摸索出了经验——说话要让病人听得明白。“比如‘禁食’这个词,要替换成‘不要吃东西’。比如吃流食,要明确告诉患者‘哪些东西可以吃’,具体到食物种类上。”

有时病人会感谢她,她就会特别开心,觉得自己站了一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会发自心底里觉得我作为一名护士特别、特别自豪。”

后来家人因病住院,杜昊阳前去照料,这段经历让她越发能体会病人家属的心情。“有时候病人会责怪护士、责怪医生,我都可以理解。”当问及会不会因此害怕去做护士时,杜昊阳坚定地回答:“只要我认同了这个职业,我就会认真去做,没有其他的理由。”

“一个病人需要抢救时,我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去抢救他;病人的指标变动时,我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个变动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发生。那么就算我可能会有一些情绪,但是我能抢救的生命却是无价的。”

课堂教学、医院见习、住院陪护让杜昊阳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越发深刻。“我是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既做过见习护士,又是一个病人家属。”三种身份的交织不仅让杜昊阳理解了作为一名护士所必备的人文素养,也更加让她深入思考护理专业还能做什么这个严肃的问题。

“比如医患关系的处理上,互相理解与体谅是一方面,但作为护理专业的一员,一个本科学生,我们能否从科学调研的角度去探求背后的原因?能否从管理体系上做出一些改变?”

她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方面有所贡献。




不断尝试另一种可能


作为一位兰大学子,杜昊阳身上也有着自强不息、不服输的兰大精神。不断尝试各种新事物成为杜昊阳大学生活的主基调。

大一时期她参加各种活动,做晚会主持人;大二时担任班长;大三时做社团负责人,副班主任,做科研……每一段没有经历过的人生都成为了杜昊阳尝试的目标。

大二时期她参加了学院南丁格尔健康知识宣讲,这一期是关于女性健康方面的。“我们参考了互联网上的宣讲活动,寻找大家更能接受的方式,比如短视频、微信推送等,尽力把专业知识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形式传播出去。” 如何把内容编排得更有趣,如何构思整个讲座的流程……这一次宣讲效果不错,给了杜昊阳极大的鼓舞。

作为学校南丁格尔协会会长,她想日后把南丁格尔协会打造成一个健康宣讲团。尝试把更多深奥的医学名词变成同学们都能理解的内容,同时兼具一定的趣味性——“这既锻炼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复习了专业知识。”

大三时杜昊阳开始做副班主任,在学妹们的眼中,学姐是学习、工作、生活三不误的多面手,“而且特别耐心,不论你问什么问题,学姐都尽可能的给我们解答。如果一遍没明白,学姐就解释两遍、三遍,直到你明白为止。”

“这也是一种传承。”杜昊阳说,“我在兰大的两年,受到了学姐和老师们的照顾,如今我自己成为了学姐,那么就该我照顾学妹们。”

杜昊阳一直想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于是主动向老师申请做校创项目。在前期准备时,杜昊阳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却没想到在答辩时被评审老师“毙掉”了。“当时很伤心、很难受,觉得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就被自己浪费了。”

在朋友和老师的鼓励下,她重新审视自己,“负面的情绪过多充斥了我的生活,我想一步就做到最好,却忘记了跑步之前要先学会走路。”她沉下心来,先定一个自己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逐渐增高。

“一个优秀的护理人科研能力是必须的。虽然校创的失败挺打击我的,但我不想放弃。我给自己的大学经历划分了几个板块,科研是我想要并且一定要去尝试的内容之一。”

时光荏苒,回想这一路,杜昊阳步履坚定,从对专业的迷茫,到坚定理想,不断尝试着新事物。一粒微光最终能不断闪耀,照亮无数希望。

刚刚大三的杜昊阳,有着一个渺小又远大的目标:希望自己一直能在护理专业扎根。“兰大给了我一个广阔的平台,我会在护理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护理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 | 万鑫仪

编辑 | 徐子禾

责任编辑 | 海骁航

主编 | 肖坤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