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9-29作者:刘馨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寓教于行,寓情于景,切实有力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


抢抓机遇,让红色内涵“立”起来。抓住“建党百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进一步摸清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加大对红色遗迹、遗物的保护、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基地。一是重视挖掘精神内涵。统筹组织部、宣传部、档案馆、党史研究室、党校(行政学院)、高校以及革命纪念馆等方面研究力量,积极搭建研究平台,加强本土红色资源研究阐释,持续挖掘不同类型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核和价值内涵,再现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二是重视挖掘历史内涵。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并科学运用红色资源史料,尽可能恢复再现历史原貌,生动还原历史场景,以雕塑、蜡像、实景按比例缩小的微缩景观等形式布置在各个重要点位和街道景观带上,让党员群众切身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和斗志,传承奋斗精神。三是重视挖掘时代内涵。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不断去挖掘、发现、提炼、整合、重塑红色资源时代新内涵,充分整合红色历史与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成果,从而构筑起独特的时代精神谱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


敢于创新,让党史教育“活”起来。一是科技赋能。推进5G 、VR、AR、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深度应用,采用新技术手段,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使受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增强受众的体验感与融入感。二是丰富场景。借鉴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场馆、纪念设施的布展经验和展出方式,打造空间、活动、视觉等多种形态的体验项目,丰富红色资源展示载体,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注入新活力。三是动静结合。将单一讲解与情景剧、短视频、研讨互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强受众的沉浸感与代入感,让红色文化变成可看、可听、可读、可感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既能引起参观者和受教育者的浓厚兴趣,又能达到“看起来很真切,听起来很实在,想起来能有共鸣,交流起来有启发”的效果。四是大胆创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改革发展实践深度融合,推出“红色+旅游”“红色+体育”“红色+文创”“红色+治理”等多种模式,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新路径。



责任编辑:王俊秀,郭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