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大棚闯出新天地

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扑面而来

中国青年报  |  2021-05-24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制图:李晗


山东省寿光市东斟灌村李宝先手捧丰收的彩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全村800多个大棚生产的彩椒占潍坊产量一半以上。寿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寿光蔬菜市场。寿光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第2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王建文的直播团队在线售卖新鲜瓜果,吸引了众多游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摄

制图:李晗

    从一间棚到一片棚,从蔬菜产业化再到标准输出,李新生亲历的“寿光模式”崛起,成为山东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历程的生动写照。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在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如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山东立足“点、线、面”“县、乡、村”“企业、园区、基地”,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上,创造出不同层级的“齐鲁样板群”。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勇立潮头,以观念、技术、魄力引领着乡村变革,凝聚起干事创业的青春力量。

    ---------------

    一亩园赶上了十亩田

    1993年,山东寿光东斟灌村发生了一件“大事”:以李新生为首的50名年轻人抵上全部身家,建起50间冬暖式蔬菜大棚。

    观望,沉默,甚至引来村民的嘲讽,有人编了顺口溜:“东斟灌待要穷,50个半昏建大棚”(“半昏”,当地方言指“傻子”——记者注)。

    村民们没想到,李新生凭着“想过好日子”的朴素想法而孤注一掷建起的大棚,给全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近30年胼手胝足、艰辛打拼,如今,全村800多间大棚生产的彩椒占潍坊产量一半以上,村民腰包鼓了,日子好过了,年轻人开始回流。

    时至今日,忆起当年种棚的诸多艰辛,李新生仍唏嘘不已。

    种棚当年,恰逢雨水较往年偏多,用麦秸秆和泥建的大棚墙体出现部分坍塌,几个投资建棚的村民躲在家里直哭。

    “一亩园真的能赶上十亩田?”种棚一年后,东斟灌村民的疑问有了答案——一间棚占地半亩,可收入1万元,而一亩棉花才收入三四百元。不用动员,很快,不少村民纷纷跟着种起棚来。

    在寿光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村民也一直围着大棚找出路。

    1989年,为寻找新的致富途径,外出“取经”回来后,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决心带领全村16个党员干部,带头建起17间冬暖式蔬菜大棚。

    资金、土地、技术……处处都是坎儿,王乐义迎难而上,想尽办法一一解决。这一年8月挖地建棚,当年就喜获丰收,一棚黄瓜居然卖到10元一斤。有了标杆,寿光随之全力推广大棚技术。1990年,全市建造冬暖式大棚5032间。王乐义被誉为擦亮寿光蔬菜品牌第一人。

    从1978年到1989年左右,在“寿光模式”初创期,以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为突破,寿光开始推动蔬菜生产走向商品经济舞台。而17间大棚的试验成功则揭开了寿光蔬菜生产“绿色革命”的序幕,设施蔬菜全面崛起,一举奠定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地位。

    2000年到2012年左右,“寿光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举办为契机,搭建起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寿光蔬菜迈向国际化。

    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

    从2012年至今,“寿光模式”以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为引领,全力做好高端品牌打造、种业种苗研发、智慧平台应用、合作社建设、标准制定与推广等,向全国输出寿光标准和集成解决方案。

    如今,寿光蔬菜年产量450万吨,年产值上百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020年,全市银行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289亿元,是山东省存款最多的县;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万元。

    曾经的“农圣”贾思勰故里,凭借一间大棚闯出新天地。

    据不完全统计,寿光95%以上的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200多个大中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起,寿光开始向全国输出技术、人才,常年有8000多名本地技术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山东70%以上、全国50%以上的新建大棚含有“寿光元素”。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寿光本地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建起农场和基地。

    瓜果蔬菜走进直播间

    当30岁的李新生建起全村第一个蔬菜大棚时,相距100多公里的诸城西王村的郑和平扎根乡村创业已有10年,他一手创立的得利斯集团名气日增,人称“火腿大王”。

    1984年,33岁的郑和平看到乡亲们到镇里、县里交粮辗转不便,决定用跑拖拉机运输赚的钱承包面粉厂,就地消化附近村民的粮食。

    不料,新问题接踵而至。村民们用多余粮食把猪养得膘肥体壮,不少人想拉去屠宰场卖掉,但当时诸城仅有一家屠宰场,交通极为不便。顺应市场需求,1986年,郑和平用经营面粉厂的盈利建起屠宰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得利斯集团。

    国内第一条欧洲进口火腿生产线、第一条德国全套进口现代化冷却肉生产线……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以郑和平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家打造了以贸工农一体化著称的“诸城模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创业至今,得利斯集团已拥有上百条生产线,累计带动全国上百万农户致富。

    2016年,郑和平将企业交棒到女儿郑思敏手中,在这位青年企业家看来,“‘诸城模式’是父辈呕心沥血干出来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作为年轻人,要接好这一棒。”

    面对新挑战,郑思敏尝试运用新技术促进一二三产业提质增效,打造“诸城模式”升级版。“我们将以新零售促进智慧化新生产,集约高效的智慧农业将进一步为加工业提供优质优价的原料,为消费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28年发展的东斟灌村,如今也将大棚发展重任交给年轻一代,“如今,村里‘棚一代’在给‘棚二代’打工。”李新生笑言。

    自2012年起,陆续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他们作为“棚二代”的主力,把大棚扩建到440米长、50米宽的规模,引入彩椒新品种以及物联网、自动化等新科技,村团支部书记尹成友专门请来专家培训电商知识。

    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带来全村彩椒的产业升级,也让电商平台走村入户,不时闪现的抖音拍摄场景和四处“溜达”的无人机,让瓜果蔬菜走进直播间,进行线上销售,东斟灌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时代感。

    “前辈们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今天,我们要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弘扬改革精神,传承创新基因,努力在创造提升‘三个模式’上实现新作为,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当好排头兵,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勇做探路者。”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说。

    村庄要发展,年轻人最关键

    新时代的大幕开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乡土田间当作建功创业的沃土,深耕其中。

    在第2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王建文的直播团队在线售卖新鲜瓜果的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电商销售平台,这名32岁的年轻人让父辈辛勤种出的新鲜蔬菜长出了“脚”,他成立的16人直播团队曾创下6小时卖出125万斤羊角蜜、两年卖出7000万斤寿光蔬菜的销售纪录。

    这些年,通过对接寿光本地30多家合作社,王建文带领团队在16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上进行订单生产,可有效把控产品品质,直接带动上千名农户致富。

    心怀创业梦想的王建文说,“农业是一片蓝海,值得有抱负、感兴趣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怀揣“改变年轻人对农业认识”的初衷,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马环成功地将只在长江以南生长的珍贵药材铁皮石斛移植到北方,并创建了铁皮石斛从培育、加工、生产、销售到娱乐休闲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如今,从一个企业项目成长起来的公司基地江北仙草小镇,已成为当地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近3年来共接待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马环与周边村庄48户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马环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村庄要发展,年轻人最关键。”潍坊市昌乐县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感慨道。

    20年前,这里曾是乱村、穷村。2000年起,新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带领村两委班子坚持走“党支部+合作社”的路子,坚持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村庄治理同步推进,做大做强瓜菜产业,经多年发展,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5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90万元。

    以教育培训为切入口,这里开设的乡村振兴学院年均接待26个省份4万人次培训,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将村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打理得井井有条。

    潍坊共青团开展的“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聚焦“政治链”“产业链”双链培养。截至2020年年底,潍坊选树的1.6万多名各级乡村“好青年”中,637名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293名成为党员(预备党员),推动1065名乡村好青年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401名被推荐担任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

    两年来,山东各级共青团组织共选树12.8万名乡村“好青年”,培育产业带头人185名,领办参与合作社2217个,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同时,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随着《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的出台,山东正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吸引各类人才政策向乡村人才倾斜,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提升乡土人才培育水平,构建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引进机制,为实现乡村振兴锻造一批有情怀、接地气、带不走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崔丽,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