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泛黄的纸张,微微上翘的边缘已被抚平,年迈有力的手指翻阅得异常轻柔,阅读的声音坚毅而又浑厚,只是不时的微颤却让思念的味道漫延开来。
“戎生,好孩子,真是听话的孩子,你一面学习,一面做工,一面参加工作,很好。我一生,只知为党为人民,不知为私,你妈妈也是一样……”
“戎生……至于做何工作,在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没有任何的个人要求和所好,只有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工作的义务。”
一句句戎生、一声声孩子,十三载的叮咛平淡而又真挚。
戎生,大名谭戎生,出生于1941年的他,今年已80岁高龄。每每翻阅20世纪50年代父亲谭冠三和母亲李光明从西藏给自己写的书信,心中总是感慨不已。
进藏即是天涯相思
出生于1908年的谭冠三,是湖南耒阳人,先后参加了秋收起义、抗日战争等。革命军旅的生活,战斗频繁,环境艰苦,谭冠三始终与家人聚少离多。
1950年1月15日,时任十八军政委的谭冠三,已明确兼任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曾和爱人想过把散落在各地的4个孩子接到四川安家团圆。
“我谭冠三决心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到西藏去,把老婆也带去,不在川南安家,我决心同藏族同胞一起,为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建设民主幸福的新西藏,贡献自己的一生,我愿将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进军西藏的任务传来,谭冠三如是回答。
十八军将士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条件,吃着夹生饭,翻越雪山,跨过金沙江,挺进世界屋脊。“头上没有飞机,后面没有追兵,除此之外,进藏比长征还艰难。”谭冠三生前曾回忆道。
谭冠三一家人的团圆梦就此作罢。
1952年8月,谭戎生11岁那年,谭冠三在西藏给他写了第一封家书,而此时距两人上次见面,已相隔5年之久了。
“戎生,你这几年来,学习进步一定很好。我们天天在这里希望你进步……我们身体很好,工作也很顺利,不要挂念。祝你和你弟弟身体好,并祝进步!”
彼时,进藏公路尚未修通,进西藏难,出西藏更不易。在那个交通极为落后的年代,书信成为父子两人联络的主要渠道。
谭冠三进藏后,直到1955年,谭戎生才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了父亲。“父亲刚看到我一愣,你是戎生吗?父亲就很感慨,摸着我和弟弟的头:孩子们都长大了!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对孩子的疼爱怜爱。”匆匆来,匆匆去,是谭戎生儿时对父亲的印象。
家书寄托建设边疆决心
“叶、边校长,因我远在祖国西南边疆西藏军区工作,承校长等同志对我之孩子们的教育培养关怀,深感谢之至……”
“戎生……我一生,只知为党为人民,不知为私,你妈妈也是一样。生出你们兄弟妹以来,均寄托出去了,不能照顾你们周到,现在你们均长成人了,也很努力求进步,这就很好,对我在边疆工作也是很大的鼓励之一。”
“戎生……我近来身体仍然不够好,主要的是血压高、头疼,但不大要紧,共产党员就是有点病也是可以抗拒的,不要记挂。”
一封封家书传递着相思,是谭冠三对孩子的教导和期许,背后更是他在西藏的付出和坚守,透露出谭冠三扎根边疆、长期建藏的决心。
远在祖国边疆的谭冠三,无暇亲自照顾自己的孩子,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设西藏的事业上。
1956年9月,几个沉重的大箱子,由谭冠三从北京提回西藏。
箱子里面都是菜籽果种——谭冠三满心惦记着的都是自己的农场。
进藏后,谭冠三率领进藏部队在拉萨西郊挥镐开垦荒地,组建起有300余人的“八一农场”,不但种出青稞,还种出白菜、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黄瓜、苹果等果蔬。
丰收的“八一农场”收养了上百名拉萨街头流浪的藏族孤儿,谭冠三亲自给他们讲课。
多年后,这些孩子们大多成长为建设西藏的中坚力量,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登山运动员潘多,便是其中之一。
“鸿雁”埋下子承父志传奇
1985年12月6日,在祖国边疆立下赫赫功勋的谭冠三辞世。临终之前,他向党提出了请求:“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1986年7月29日,谭戎生护送父亲的骨灰来到拉萨。当年,谭戎生自愿申请平调进藏,成为一名戍守边疆的军人。
谭戎生说:“当年父亲从西藏给我写的书信,或许在我内心埋下了进藏的种子。”
“戎生……接班的是你们这一代,要成为真正的接班人。”
“戎生……牢记住你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代,永远保持和爱护这个革命的光荣意义。”
这样的嘱咐,成了谭戎生学习和工作的追求。“父亲在书信中的教诲和他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给予我前进的动力!”谭戎生追忆道,“而我也开始能够理解父亲信念坚定的理由,大家不成,何以成小家!”
岁月变迁,情感却始终长存。斯人已逝,精神犹存。
家书陈旧变得发黄,满载的不仅是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更是对西藏的赤诚之心,也是西藏和平解放那段艰苦岁月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