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家底”丰厚 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红火

江西:红土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青年报  |  2021-05-18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在江西于都县“长征渡口”石碑前,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留念,不少研学团队在此进行红色诵读。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如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已成为人们寻初心、悟初心、守初心的重要“打卡地”。每天来此参观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人络绎不绝。

    “江西这片红色圣土浸染着无数革命烈士鲜血,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5月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如此推介江西。

    江西红色资源“家底”丰厚,老区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于都河畔探初心

    1934年秋,于都河沿岸群众倾尽家中木材,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架设了5座横跨600余米宽水面的浮桥,帮助8.6万名红军战士渡河。

    史料记载,因架设浮桥的木板奇缺,于都百姓捐出自家门板、床板甚至棺木,不过几天,就汇集起800余条大小船只和成千上万块木料。

    周恩来当时感慨道:“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如今,这几个字就刻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石碑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历时4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等8个主要渡口过河,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今年“五一”假期,5万余名游客慕名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趟讲解需一个多小时,每天要讲六七场,一天下来,该纪念馆副馆长钟敏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

    最多的一天,钟敏和讲解团接待了上百个参访团队,“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2019年,该纪念馆游客接待量第一次突破100万人次。纪念馆对讲解员队伍进行“扩容”,从8人增至16人,还招募了一支130人的小红星讲解员队伍。

    钟敏是红军后代,讲了22年党史的她发现,妈妈的马灯、一件羊皮袄、一双绣球草鞋是最让年轻人动容的红色故事,有的年轻学员听着听着就哭了。

    “共产党员的初心、老百姓的鱼水情都体现在红色故事中了,作为红色场馆的宣教人员,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钟敏还是长征源宣讲团和长征源合唱团成员。

    2020年7月,“永远跟党走 阔步新长征”百场公益宣讲活动启动,长征源宣讲团成员先后走进于都县校园、乡镇、社区、军营等地宣讲红色文化。这支70余人的宣讲队伍中,大多数是红军后代,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志愿宣传,至今已坚持开展261场。

    “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人听,我们也是在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钟敏说。

    “好生活是干出来的”

    在于都县梓山镇岗脑村,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里,藏着郭月华一家的致富“硒”望。

    4月初以来,每天有1000余斤白玉霜丝瓜从郭月华承包的大棚运出。用不了多久,它们就将被摆上湖南人、广东人的餐桌。

    游客品尝后告诉她,“很嫩,很滑,很好吃”。村里的土壤“硒”含量高,种出的丝瓜味道更好,营养更高,更能卖出好价钱。

    于都县富含微量元素“硒”的土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5%左右,发展富硒果蔬有着天然优势。2017年,梓山镇通过流转土地,引进省外农业龙头企业,举全镇之力打造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基地。

    两年前,郭月华还在蔬菜大棚打零工,按每小时10元领取报酬,现在她成了两个蔬菜大棚的管理者。

    “丝瓜采摘季,得招七八个人才忙得过来。”春天种富硒丝瓜,夏天种富硒辣椒,2020年郭月华夫妻俩仅种富硒蔬菜获得的纯收入就有8万多元。去年冬天辣椒收益高,一斤的收购价达到十几元。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调研,走进郭月华务工的大棚。“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总书记的话让郭月华备受鼓舞。

    在蔬菜产业园务工的3年里,郭月华增加了收入,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她发现,经过标准化种植的富硒蔬菜,无论是品质、销量,还是价格,都有保障,这给了她创业的底气。

    “起初农户都是奔着务工去的,慢慢地发现既掌握了技术,又有利润可图,就琢磨着承包大棚自己种。”梓山镇党委书记江文元介绍,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搭建起蔬菜大棚,待农户掌握种植技术后,再以一定的租金把大棚返租给农户,“反租倒包”,可以降低农户经济成本和风险。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于都县富硒蔬菜产业园内已有200余户菜农转变角色,承包大棚种植。

    收入高了,生活有了起色,如今,郭月华成了岗脑村的致富带头人。她给家里添置了空调、汽车,还将孙子孙女送去城里读书,“好生活是干出来的。”

    腰包鼓了 干劲足了

    从于都县城往东10余公里就到了梓山镇潭头村,孙观发的家就在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古村村口。到访潭头村的游客,几乎都会去孙观发家坐一坐。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看望老区群众,在孙观发家与当地镇村干部、孙观发一家围坐着拉起了家常。

    这是一个曾很长时间闻不到肉味的家庭。2007年,孙观发老伴被诊断出恶性肿瘤,为了给她治病,家里欠下近20万元外债。但到2020年,他家全年收入22.2万元,是2018年的3倍多。“这样好的生活做梦都想不到。”他感慨道。

    如今,潭头村有着富硒蔬菜、葡萄、优质稻等特色主导产业,越来越多的“孙观发们”不仅享有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还有合作社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来到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视察精准扶贫工作,站在黄洋界脚下的这片红土地上,总书记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5年前神山村的人均收入只有2800元,到2020年年底,这一数字翻了10倍,今年1月至4月,很多村民的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收入。”茅坪镇党委书记吴小平说。

    卖工艺品的、酿酒的、打糍粑的、经营民宿的……和过去只知道围着土地打转不同,最近几年,村民们总能在家门口找到好营生。

    村子的变化显而易见,两米多宽的进村土路拓宽成了5米多宽的柏油路,大巴车顺着新路载来一批批游客,“困”在大山里的神山村已然找到了出路。

    更大的变化在于,“逃山”的后生回村了。近5年,陆续回村的村民有近200人。今年,这一数字仍在增长。

(海报美编:李晗)

责任编辑:李立红,惠滢,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