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1-04-14作者:段光鹏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的使命型政党。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系列论述,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目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把“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之实际可能性寄托于新兴的无产阶级,认为无产阶级是“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的革命力量。而无产阶级从自身整体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原则和主张建设一个新社会,最为关键的是组成一个统一的独立政党来进行领导。无产阶级只有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代表自身利益的独立政党组织,以统一整个无产阶级的行动,才能真正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最终实现其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在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目的是率领绝大多数人,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身处“社会的最下层”。对于无产阶级而言,只有摧毁保护私有财产的一切制度,实现全民所有制,才能实现翻身解放。无产阶级负有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以建设一个新社会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活动,自然就是率领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同盟者,为实现自己的统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与历史上一切运动及其领导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向全世界宣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的佼佼者,是最先进、最坚决和最顽强的党派,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处的政治立场、所争取的政治目标在根本上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是高度一致的。共产党倘若在无产阶级利益之外还有自身的什么“私利”,那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其他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是其最高价值追求,因为最为透彻地“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必将以最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实际行动投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始终坚持为完全实现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要素

  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标指向整个资产阶级,目的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政党在其中不仅是领导者、教育者,更是组织者、实践者。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过程是一个包含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要素在内的系统完整的过程。

  政治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根本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连党的领导也或多或少地落到了这些人(指德国资产者——笔者注)的手中,那党简直就是受了阉割,而不再有无产阶级的锐气了。”为了守住“锐气”,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坚持政治领导,明确政治诉求,坚决以中央权威来组织和发挥无产阶级的政治优势。恩格斯曾对格尔松·特利里尔有过明确表示,无产阶级政党联合其他政党一同革命的行动是可行的,“而所有这一切又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关于如何坚持政治领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要通过政治行动,推翻资产阶级而夺取政权,实现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直至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最终目的。树立权威、尊重权威和维护政党领袖的权威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时,认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他在给保·拉法格的信中又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没有一个权威人物或权威集团,政党就难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存在和发展,无产阶级就难以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采取有力行动。

  思想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灵魂所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应邀参与对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开始,就特别注重以科学的世界观建设党、发展党。《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理论层面而言,私有制既是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源,又是产生一切私有观念的土壤。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核心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说到底,消灭私有制的理论要点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现存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目标的真实表述。无产阶级政党对自身领导活动的清醒与坚定,取决于其由理论自觉而实现的思想自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革命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特别强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把科学理论贯穿于党的章程和纲领之中,贯彻到最实际的无产阶级运动全过程。

  组织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有效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不是“个人的偶然凑合”,而是一个严密的统一的组织,其领导的有效性正是依赖于民主而严密的政党组织体系。从早期倡导的“盟员平等”与“盟员权利”,到第一国际严格遵循民主原则、执行民主制度等,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民主原则视为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方式。同时,加强纪律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持组织的统一和强化纪律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对同盟的组织机构层次、组织原则、选举领导者、议事规则、报告制度、民主制度、组织纪律以及维护组织统一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另外,团结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强调:“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无产阶级政党在共同的政治目标基础上团结起来,就会产生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而保持团结的途径是允许开展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允许通过批评来解决组织遇到的一切问题,通过讨论和批评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是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定了正确的理论纲领、组织原则,而且根据无产阶级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定了基本策略。

  抓眼前与管长远相结合的策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一论断是基于当时欧洲大部分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以及无产阶级政党还不成熟的情况提出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具体领导策略的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一政治成果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广大群众,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目标的实现要经历夺取国家政权和建设新社会两大发展阶段。无产阶级政党既要立足现实,牢记夺取政权是改造社会的手段,又要在参加当前斗争的过程中实现其领导活动的前后衔接和逻辑融通,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抓眼前与管长远相结合的策略,就是要把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与长远的、全局的利益结合起来,避免因只顾目前的或局部的利益而危害党的事业。

  讲联合与讲斗争相结合的策略。为了顺利实施既定战略,无产阶级政党要在最大限度上争取团结,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主义原则,是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国际主义原则实质上就是联合策略的广泛运用,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团结和争取同盟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孤立、打击主要的敌人。争取联合在本质上是为了使无产阶级易于形成一个紧密团结、准备战斗和有强大组织力的阶级,更加有力地开展战胜资产阶级的伟大斗争。然而,联合绝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不是抹杀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观点上的分歧。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自己的同盟者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正如马克思在具体谈到法国的策略时指出:“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注意保持自身独立性,既要讲联合又要讲斗争。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既要着眼其长远利益和历史使命,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又要采取灵活性策略,避免照抄照搬。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要将革命的基本原则与实践的主要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将斗争的结果与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利益和主动,就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手段。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之初,制定纲领和章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针对如何把各派联合起来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采取了实质上坚决而形式上温和的策略,在起草章程时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比较温和的方式、笼统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达在一些无关紧要之处做出让步。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字眼已经妥为安排,使它们不可能造成危害。”不难看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既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又是一种推动无产阶级政党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能力。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