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昔人兴感之由” 王羲之真的不懂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4-13作者:李淑章

    王羲之《兰亭集序》最后一段话中,有这样的句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就我读到的评论文章来看,学者们对其中“不能喻之于怀”一句的解释基本相同,都认为,王羲之心里弄不明白前人(或古人)为什么感慨。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解释呢?

    首先,看《兰亭集序》最后一段的全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喻,这里只能当明白、知道或清楚讲。那么,“不能喻之于怀”,那就应该理解为“心里不明白”。

    但是,请看,前文不是明明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吗,这说明他是明白的;而且,“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道理也是他所“固知”的;至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他也是清楚的。他还毫不含糊地作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样的判断。文章最后,更是预见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如此看来,作者对于“昔人兴感之由”是很清楚的,他的领会是非常深刻的,为什么却说他“不能喻之于怀”呢?这一句使历代学者感到纠结。问题出在哪里?

    其次,把“不能喻之于怀”这句话与它前面的“未尝不临文嗟悼”的话连起来看。现在我来解释这句话:(我)不曾不面对着古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也)不曾不能明白于心。这也就是说,作者面对“昔人兴感之由”,不但是嗟叹伤情,而且是了然于心、豁然开朗的。

    其实,“未尝”一词不仅管着“临文嗟悼”,而且管着“不能喻之于怀”。如果王羲之当年把这句话写成“未尝不临文嗟悼,未尝不能喻之于怀”,恐怕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我这样解释,理由如下:其一,符合古汉语的用词造句规律。“未尝”即“不曾”,可解作“没有”,“未尝不”即“不曾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所以,“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是”。

    其二,无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由否定词语或双重词语打头的句子里,这个词所管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分句。

    如,苏洵《六国论》有这样的句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所管的不仅是“兵不利”,还管“战不善”。再如,董解元的《西厢记》:“你莫不枉相思,枉受苦,枉烦恼……”“莫不”这个双重词语,不仅管“枉相思”,还管“枉受苦”与“枉烦恼”,意思是“莫不白相思,莫不白受苦,莫不白烦恼……”

    这样看来,我说《兰亭集序》“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中的“未尝”一词,既管“不临文嗟悼”,也管“不能喻之于怀”,就不是没有语法根据了。

    最后,从整个文章的思想内容方面看,我还要说两个意思。

    一、《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文人的一次大聚会,作者所表达的是“群贤”的共识,绝非作者一己之见。这样一些人面对古人的感慨,怎会不产生共鸣?怎会感到糊里糊涂,“不能喻之于怀”呢?

    二、纵观全文,没有任何一句话表达作者对古人的“兴叹”有所不解。相反,他一直在批判当时的虚无思想,批判那种“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谬的生死观。他在启发读者,要学习古人那种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思想,不但要愉快地度过现在的时光,而且应该为这个世界留下有益的东西,以启迪后人。

    请看,他说得多么明白:期盼“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综上,我认为《兰亭集序》中,作者每次面对古人“兴感之由”,从来没有“不能喻之于怀”;恰恰相反,始终是“若合一契”,始终是“喻之于怀”的。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淑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