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明: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人民网  |  2021-04-09作者:任妍

  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3月23日召开的财税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有序做好各项财税工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随着《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通过,主要收支政策和重点财政工作备受关注。针对2021年财政政策的规划部署,人民网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解读积极财政的内涵与意义。

  政府预算是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完成特定历史使命的资金配置规划。“十四五”开局之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尤为关键。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白景明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关键在于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和适度支出强度。具体来讲,就是要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以及财政支出增长率。

  “2021年经济将恢复平稳增长势态,调低赤字率和专项债券规模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势态的财政政策工具。”白景明指出,2020年,因新冠疫情强烈冲击经济运行,压低经济增长且相应抑制税收增长。同时,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大财政政策力度,采用非常规手段克服短期重大困难成为必然选择。调高赤字率、增发专项债券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白景明分析指出,2020年,这些举措与减税降费、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协调发力,推动中国经济回稳增长,且税收增长率从第三季度起由负转正。此外,2021年前2个月的主要经济指标数值也表明,中国经济已恢复到平稳增长势态。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有韧性,内生增长空间大,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政策“猛药”来强刺激。

  2021年,如何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白景明指出,首先注重结构优化、加强资金管理,同时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一方面,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把预算支出关口,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用有所值、按质量办事,真正支持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难点;另一方面,要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同时,兼顾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此外,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离不开清晰准确的预算管控体系。白景明表示,2021年的政府预算将全方位落实绩效管理。调低赤字率和压缩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停止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就是在适时降低宏观调控成本,控制财政风险成本。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民生保障,加强财政可承受力评估,推动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就是要确保支出更加有的放矢。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新时期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和多种挑战的迫切要求。”白景明指出,今年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健全现代财税体制,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让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充分运用绩效手段,提高资金效能,深化绩效管理改革。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