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文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模式、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自从党中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整体上看,劳动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劳动教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劳动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情况。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发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我们既应重视显性教育,传授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息息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又应深化隐性教育,通过思政课、专业课和第二课堂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劳动经典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阐释和“形势与政策”中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发展展望等重大理论,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实。要善于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心打造网络、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弘扬劳动精神。注重加强劳动教育网络资源和平台建设,创新学校劳动育人方式,充分挖掘不同课程所蕴涵的育人价值,从而将劳动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更广泛、更深层实现隐性劳动教育的教化作用。
二、以特色工作提升劳动教育的感染力
积极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开设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活动,加强校院两级众创空间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提升在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生动载体。同时,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校园管理、清洁卫生、膳食服务等开辟劳动育人示范岗,打造“身边劳模”“青年劳动之声”“校园劳动日”等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本地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借助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等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手段,促进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三、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劳动教育机制
探索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衔接的现代化劳动育人工作体系,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异性的劳动教育需求。依托社会企业、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社会各类劳动资源互动互联、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育人机制,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定高校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及产教融合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成立独立劳动教育机构,从制度和组织上有效改善教和学、学和用脱节现象。充分发挥各行各业新时代劳动精英对大学生成长的引领示范作用,邀请科学家、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进校园,引导青年大学生由衷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四、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育人手段,必须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就业的顽瘴痼疾,牢牢把握劳动育人的教育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从课程开发到资源建设,从活动推进到管理评价的教育性思维。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明晰评价内容和考核项目,将尊重劳动价值置于评价首位,注重过程、关注情感、重视能力,构建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对劳动教育工作的敬业精神、教师素养、教学方法等考核评价体系,督促教师不断探寻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