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思政课点燃信仰之火

让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

中国青年报  |  2021-03-30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红军长征中,极为惊心动魄又令人拍案叫绝的四渡赤水之战,在80多年后的大学讲台上“重现”了。

    最近,33岁的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程斯宇用独特授课方式主讲的党史课——《从四渡赤水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展现了红军战争史上用兵如神、以少胜多的奇迹,让一堂普通的思政课成为火爆全校、刷遍学生朋友圈的“抢手课”。

    程斯宇每次开讲时,能容纳数百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很多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感慨道:“每听一次都心潮澎湃,能从中汲取力量。”

    这是近年来天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计划”中的一个缩影。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努力让每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成为精彩一课,让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

    为了把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展现得更加传神,程斯宇使出了“绝学”。最初吸引学生的,是他在黑板上用五色粉笔手绘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地图。整幅图宽两米多、高约1.8米,把红军在川黔滇三省的崇山峻岭间迂回突进的行军路线勾勒得一目了然。

    “力求每一笔都经得起推敲。”为了让这幅图生动呈现,开课前,程斯宇琢磨和试验了数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如今每次课前他都会站在黑板前,花1个半小时将这幅烂熟于心的“艺术品”重新创作出来。

    不少学生提前赶到教室,静观长征地图如何被老师一笔一画绘制而成。粉笔起落之间,师生仿佛一同回到那个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

    程斯宇整堂课的讲授一气呵成、气贯长虹,抑扬顿挫之间让听者如同在欣赏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精彩乐章,把“红军之勇、用兵之神、精神之伟”的精、气、神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的语气时而轻快紧凑如急行军:“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 ”时而又深情舒缓如话家常:“一位80多岁的老人问,你是共产党吗?如果是,我设法救你。你们以后得了天下,只要让我的后代过上好日子就行。我们老百姓,都愿意让共产党来。”

    讲稿有1.7万多字,程斯宇反复打磨。“每次讲课我的内心都会涌起波澜。”他说,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命题,回答得太直接、太生动了。

    “怎样在逆境当中探求革命出路?”四渡赤水的故事讲完,程斯宇向学生们抛出一连串问题:“红军的作战特长是什么?机动作战。机动性何来?难道说我们红军的双腿双脚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吗?”他给出答案:来自于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这又源于崇高的革命理想,“任何的成功离不开理想信念支撑,也少不了巨大的付出,乃至牺牲”。

    台下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的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郭晓磊是程老师的“铁粉”,这堂课他听了不止一遍,最喜欢的金句是:“怯懦惊慌之徒环顾四方皆绝路,勇武智谋之士身处死地亦逢生。”他激动地说:“这种精神对我们年轻一代是鼓舞,也是鞭策。”

    程斯宇说,讲课时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作为共产党员的自豪,“我所在的党曾经创造过如此辉煌的历史,我特别骄傲!”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的力量才能更加深厚。”李家俊说。近年来,天津大学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的聘用、晋升、考核,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培养出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

    知乎上一个“天津大学有哪些有趣的老师”的问题下,讲近代史课的副教授张凯峰被学生点名。他与程斯宇风格不同,但都把党史讲得让学生入迷。今年以来,张凯峰的课被搬上全国慕课平台,受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评论说,张老师的党史课信息量很大,既有丰富的史料还有多角度的考证,点评人物时加入自己的思考,诙谐幽默,像听评书一样引人入胜。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巍讲了10多年思政课,越发觉得把课讲好不容易。他说,这个课堂没有边界,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以及改革发展、内政外交等,“这意味着,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他认为,老师必须学在前、思在前、研在前,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把理论问题讲生动、讲鲜活,把科学体系讲透彻、讲明白,引领学生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才能让年轻人听党话、跟党走。

    为了让思政课跟上时代,近年来天津大学在全校推行“授课小组制”,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学工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共同组织研究型、互动式教学研讨,推动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贯通,让学生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在基层实践中,感受国家的发展进步,把理论联系实际。

    “要让一堂堂精彩的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家俊说。

责任编辑:李立红,惠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