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完善评价机制 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工人日报  |  2021-03-16作者:赖德胜

  【聚焦“十四五” 专家笔谈】优化配置、完善评价机制 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观点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关键。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优化人才配置,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释放人才红利。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此外,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此,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关键。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化人才配置

  更好释放人才红利

  没有足够的人才,创新将会是“无米之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促进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引进和集聚更多一流人才,不断增加人才数量,扩大人才供给。应该说,经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多年的扩张和发展,我国的人才储备已经数量巨大,不仅有数以亿计的高校毕业生,还有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这是创新引领的源泉所在和底气所在。

  但人才的创新活力不仅仅取决于人才数量,还取决于人才配置,即人才配置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简单来说,我们的经济可分为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有研究表明,人才配置到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对于整个国家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人才更多地配置到生产部门,则更有利于创新和增长,如果人才更多地配置到非生产部门,他们不直接创造财富,只是参与财富的分配,则更有可能成为寻租者,不利于创新和增长。与资金脱实向虚相类似,近些年来,我国人才配置也存在着脱实向虚现象,大量人才不愿意去生产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人才错配”,即人才配置错位了,这会抑制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发和人才红利的释放。我国人才数量虽大,但创新不足,人才错配是原因之一。

  之所以会产生人才错配,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平衡,前者市场化配置比较充分,后者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这样部分地导致了两个部门的薪酬待遇有一定差距,非生产部门收入更高,工作更稳定,对人才更有吸引力,因此,聚集着更多人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平衡,使市场在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人才更多流向生产部门,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此外,由于创新要求有更多的观点交流和碰撞,人才在空间上的集聚更有利于创新,或者说人才的空间密度与创新高度相关,这样有利于减少观点交流和碰撞的成本。事实上,很多创新中心都分布在人口比较稠密、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优化人才配置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实施;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条件,使人才集中在一些创新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和区域,形成人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产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畅通人才有序流动渠道,特别是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同时,进一步推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按常住人口配置的机制,为人才集聚和形成更多创新中心提供保障。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评价激励是“指挥棒”。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会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不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则不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创新活力的激发大打折扣。

  虽然我国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评价激励实施过程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比较严重。二是评价激励机制的行政色彩比较浓,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甚至一刀切,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评价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评价和激励衔接不畅,存在着有评价没激励,或者重评价轻激励现象,没有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才利益保障机制。

  上述评价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障碍。我国虽然已成为论文和专利大国,但不是科技创新强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还不高,在某些科技领域还存在着“卡脖子”现象。为了完善评价激励机制,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进一步明确了人才评价激励改革的方向。

  实行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并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多元评价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要平衡好同行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基础研究人才要发挥好同行学术评价的作用,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要突出市场评价的作用,要加强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

  统筹好人才评价和教育评价。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提出要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的同时,强调要改革用人评价,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紧密相连,教育培养出越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基础就会越强,创新活力就会越足。反过来,用人评价和激励导向越正确,就越有可能使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要将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更好地传导到人才培养环节。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会形成正向激励,激发创新活力,反之,则会形成逆向激励,抑制创新活力。现在正处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阶段,不仅技术越来越重要,而且数据也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生产要素,并发挥着引领作用,其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健全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同时,要积极探索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技术和数据的创造者、所有者得到合理的、足够的经济回报,推动我国成为技术强国和要素强国。

  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对于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有两种精神特别重要,即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科学家在扎根祖国大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未知,追求真理过程中逐渐铸就的。现在的科研条件与老一辈科学家所处时代相比,有了巨大变化,所面临的任务也有很大不同,但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是永恒的。新形势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是要胸怀两个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对科学的追求和个人事业的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开拓创新,集体攻关,协同作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要恪守科研诚信,戒骄戒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板凳不怕十年冷,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工匠精神则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国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传统,工匠精神也成就了我国在瓷器、丝绸、工程建造等领域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大飞机、高铁等大工程,也凝结着工匠精神。现在虽然机械设备、人工智能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的生产制造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但工匠精神的价值是永恒的。新形势下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将巨大人力资本转化为创新源泉,推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还是弘扬工匠精神,在本质上都是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使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若此,人才得以形成,人才创新活力得以持续激发。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