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家】从国家权力逻辑中读懂中国道路

光明网-理论频道  |  2021-03-11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唐爱军

  在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国家、人民、资本这三方力量或者说三大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力量主体”。中国道路的实践展开,根本上说来,就是这三种力量的推动及其相互协调。读懂中国道路,准确把握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题中应有之义。概括说来,中国道路是一条利用资本并驾驭资本的现代化之路;中国道路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动力、平衡和导引等作用;人民是中国道路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引导和规范资本和国家权力。

  那么,国家权力在中国道路中的角色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家权力”一直是解释人类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核心范畴,也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范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前三项是“资本论”,后三项是“国家论”。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除了资本与劳动这两个核心要素,还包括国家范畴。

  具体到当代中国,如何理解国家权力在中国道路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从政治话语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的特征”,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学理的角度看,国家权力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与另一个主体(资本)的结构关系中。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扩张下,单个个体肯定无法与资本相抗衡,只有形成国家,才能驾驭资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力量,国家权力主要表现为双重任务:一是承认、利用和发展资本;二是引导、规范和驾驭资本。我们可以从三种机制角度较为清晰地把握国家权力的双重任务。

  一是动力机制。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要素在关联性状态下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方式。中国道路的鲜明特征就是在“时空压缩”条件下,实行现代化追赶战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集中力量、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如何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能依靠强有力的党和政府。从破除发展障碍的角度看,党和政府的动力机制作用体现为,通过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重新调整或确立,破除影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从利用和发展资本的角度看,国家权力的动力机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为承认资本、引进资本开辟道路,为资本竞争提供最佳环境,等等。形成市场经济、引进国际资本和培育民间资本本身就是国家权力主动推动的。

  二是平衡机制。所谓平衡机制,是指调控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平稳发展的力量及该力量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国家是调控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国家政权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是防止利益过分分化、社会差异过分扩大化、进而导致社会离心力的根本整合力量、平衡力量。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市场经济、个人利益等要素及其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化。过大的利益差异、利益分化带来了社会离心化、社会的对抗性。中国道路积极健康有序拓展,就需要国家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其他因素)提供解决分化的整合力量。国家权力驾驭资本,无疑需要驾驭资本带来的分化力、离心力。第二,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相互平衡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具有相当高程度的一致性、合作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矛盾性乃至冲突性,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加以调节,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国家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的平衡力量。人类社会生活包括了两大领域:“经济领域”与“非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前者运行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发展原则,是“物”的逻辑;后者运行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原则,是“人”的逻辑。两者构成了波兰尼所说的“双向运动”。国家权力是“双向运动”的主要平衡力量,可以为资本原则“划界”,把资本原则、市场交换原则限定在经济领域,保持两种生活领域的平衡。

  三是导引机制。所谓社会发展的导引机制,是指在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知、指导、规范社会发展的精神观念型的机制。在中国道路的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国家起到的导引作用包括“目标定向功能”“发展战略指示功能”“动员功能”和“合法性功能”等。在这里,我们仅谈国家的“目标定向功能”。“目标定向功能”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即明确中国道路所要追求的目标、方向、价值原则等;二是实践层面,即由于各种因素、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国道路在不断拓展过程中,可能会“走偏”,国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纠偏、甚至纠错,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底色。国家的导引机制就是保证中国道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资本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目的,决不能由资本逻辑“导引”中国道路的方向。通过国家政权驾驭资本,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关键是坚守两条底线,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当然,权力是需要规范和制约的。在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保证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中国道路破除了苏联模式,实现了“两个解放”: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国家权力的作用是以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保证国家权力的人民性,还要防止“权力的资本化”,即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防止商品交换的那一套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要避免国家权力的官僚化、私人化、商品化、资本化。人民主体力量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衡,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制度优势。

  概言之,中国道路在实践的过程中,既要有效地发挥国家权力的动力、平衡和导引等作用,又要通过人民力量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