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助力“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  |  2021-03-08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焦晶娴 记者 孙庆玲

    拿到学校的就业统计,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已不再只盯就业率这一数字,“更重要的是就业质量”。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校如何保障和服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困境仍待解决。

    “高校肩挑两头,一头是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一头是学生的就业需求,产业离不开教育,教育也要建在产业带上。”在许玲看来,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衔接与就业质量密切相关。她在衡量就业质量时首先看的是对口就业率,“如果学生毕业时在本专业领域或更大的专业范畴内,找工作比较难,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专业结构合不合理、培养质量素质高不高等”。

    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认为,要实现“高质量就业”,更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积极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调整学科结构,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许玲也提出,当下产业更新速度加快,“一次学习、终身享用”的思维已不适用。国家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助力人才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企业和院校积极开展深度合作,比如企业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能只靠挖人“搭便车”,也要为在职员工拓宽再教育渠道。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培训在职员工,同时可融通职前和职后教育,更好让教育与市场和社会需求对接。”许玲说。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但产教融合的政策关键在落实。”许玲告诉记者,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的执行落地需要多部门联合协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实施难度较大,这次她也带来一份建议,呼吁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监测体系,同时建立产教融合政策监测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焦晶娴 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潘圆,李立红,陈卓,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