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薇:建议建设特需疫苗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3-07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建议,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的“白名单”制度,建设特需疫苗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新冠疫苗防控的科技攻关,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

陈薇指出,昨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医药卫生界、教育界的委员时再次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我们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历史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命健康。”

陈薇认为,要推动“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落到实处,在生物科技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比如顶层设计科学统筹不足,使得科研力量比较分散,长效性支持机制不健全,使得基础研究不够稳定,条件设施不完善、快速响应体系不健全等。为此,她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的“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在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重大前沿领域系统性地谋划重大项目布局,建立核心技术团队“白名单”,国家长期稳定投入,实现“项目—基地—人才”有机融合,为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破解重大安全风险、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奠定坚实科技基础。

其次,建设特需疫苗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紧扣国家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梳理“卡脖子”技术和总结“长板”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开展跨军地、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达到“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

再次,持续开展新冠疫苗防控的科技攻关。应继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进一步厘清病毒起源、动物宿主和致病机制,深入分析病毒变异对现有防控措施的影响,未雨绸缪,开展针对重要变异毒株的疫苗、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等预研,必要时及时更新换代。

最后,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创新生态,在项目攻关、平台建设和人才计划中,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大家勇于探索,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研究,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发挥科技创新应有的支撑力量。

责任编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