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樊锦诗自述:1963年,毛主席说“向雷锋同志学习”,我大学毕业奔赴敦煌

上观新闻  |  2021-03-06作者:吴桐
导读:“我是从上海走出去的,上海教给我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

 

  82岁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3月5日下午出现在上音歌剧院。观众席里有人认出她,鼓起掌来,向她致意。一头白发的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连帽卫衣,拄着拐杖缓缓走进观众席,微笑着跟观众们打招呼。

  这一次,她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的。喜欢看戏、听音乐会的她,听说上音歌剧院在“学雷锋纪念日”有一场特殊的舞台秀,自愿前来观看。和她一起坐在观众席里的,有为国家戎马一生的退伍军人,有外来务工人员,有留守儿童家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走进剧院。

  樊锦诗在上音歌剧院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舞台秀。台上没有一个演员,上音歌剧院依靠车台、吊杆、机械和灯光等多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硬件,编创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在光影和机械的千变万化中,开往武汉的列车在舞台上行驶,向疫情中的逆行者致敬;边境恶劣的气候和环境铺展,勾勒出戍边战士们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的坚韧精神;演出结尾,“黄沙”在舞台上弥漫,一个古老的石窟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幅幅敦煌壁画若隐若现。

  目睹一幕幕场景,坐在观众席里的樊锦诗回忆涌现,以下是她的自述:

  1963年的今天,《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一年我刚好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去了敦煌。

  樊锦诗在敦煌 资料图片

  我们那一代年轻人学雷锋、践行动,祖国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在敦煌,我一待就是40年。如果真有来生的话,叫我再选择,我仍然再选择敦煌,再选择莫高窟,我愿意再为它服务一次。

  一枚螺丝钉出现在舞台上

  雷锋精神今天过时了没有?没有。雷锋精神就是一种“螺丝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刚才我们看的舞台秀,这么高科技,这么震撼,可是舞台上哪怕缺一颗螺丝钉就完了。不要小看螺丝钉,螺丝钉的作用也很大。小和大是辩证的,我们想把学上好,从小学学起;想要把事情做好,从小事做起。

  刚才看完上音歌剧院的舞台秀,我记住两句话:“用心耕耘艺术沃土,致力艺术服务社会”。他们是搞艺术的,我是搞文物的,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最后都要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樊锦诗 新华社

  我是从上海走出去的,上海教给我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怎么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呢?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上音歌剧院的舞台秀,让我看到了这种领先和创新。这些灯光、机械、舞台的创新,给了舞台艺术更大的空间。无论什么样的演出来,都可以配合。敦煌也是一样。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实体的文物数字化,如何用数字化产品给观众提供更美、更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必须不断学习、耕耘、创新,如果原地踏步,很快就落后了。我年纪大了,但还是要向年轻人学习,脑洞要打开,还要“大开”。什么事情就怕想,持续不懈想下去,总能想出办法。

  敦煌壁画

  敦煌其实也是创新的遗产。在我看来,三国之后到隋代之前,是中华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高峰期,一个突破期,不仅涌现了很多艺术家,还有很多艺术理论家。没有这个突破期,就没有隋唐的盛景。敦煌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是不断相互吸收、消化、创新的文化成果。

  近年来敦煌题材作品时常被搬到舞台上,用了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形式。敦煌为什么能激发这么多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音歌剧院舞台秀

  一句话,因为敦煌美不胜收。小朋友喜欢,专家喜欢,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搞美术的人喜欢,搞音乐、搞舞蹈的人也喜欢,可谓是人见人爱。我想它一定是打动了人们的灵魂,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美。它的美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深入心灵的感染。

  敦煌最早的石窟,开凿于公元366年,距离今天已经1600多年了。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因为它太脆弱了,它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保存至今,太不容易了。

  我们今天对敦煌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它是宽广无边,深不见底的,问题是你用什么技术,什么方法,去保存它、挖掘它、展示它。

  观众用掌声向“敦煌的女儿”致敬

责任编辑: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