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瓦猫》:匠人匠心中的人文理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3-04作者:蒋肖斌
导读:联结着莽莽过去和无尽未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作家葛亮最新小说《瓦猫》,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统领全书的书名,瓦猫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愿景,它是庇佑匠人、呵护生命的神兽,同时也是历史的谛视者与展望者,联结着莽莽过去和无尽未来。

小说主线为西南联大青年学生宁怀远与瓦猫手艺人荣瑞红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在难以分辨情与理之时,是瓦猫带荣瑞红走出黑暗的屋子;在困苦的岁月里,瓦猫又是撑起家庭的生活之本。瓦猫是生活的物证,至情至真之物,“自重者人恒重之”——匠人精神也在这个故事中有了别样的意义,进而与中国近现代人文理想体系合辙为一。

《瓦猫》的原型空间为西南古镇龙泉。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龙泉镇既是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亦是抗战背景下西南联大多位著名学者的聚居,复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清华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重要研究院所的地点。

闻一多龙泉镇故居,清华文科研究所旧址(《小说》瓦猫故事场景之一)

《瓦猫》一书事关手艺,其中涉及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以及陶艺师三个传统匠种,空间跨越三城三地,由南京、香港到昆明,从江南、岭南再至⻄南,时间跨度则从当代溯至⻄南联大时期,呈现出多元的叙事⻛格和气象。

《瓦猫》中的三篇小说虽然都描写的是匠人匠心,但各有侧重。《书匠》是中⻄古籍修复之异同,讲究的是“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发》是传承变与不变之争,持守与创新;《瓦猫》更涉及匠人的根本——吾随物性,以手摹心。

为恰如其分地重构这一文学时空,葛亮作了大量而详实的考察。通过这篇小说,读者既可领略闻一多、冯友兰、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亦可感受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文传统的轴线上,匠人精神与精英文化理念、爱国情怀之间的相濡以沫。

葛亮采访澳门木雕佛像非遗传承人

本书的题眼,小说引言出自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博物馆》,“金属,陶器,鸟的羽毛/无声地庆祝自己战胜了时间。这三种物象,正对应了本书中的三类手艺人。”这也是葛亮“匠人系列”小说的历史观与时间观,人之所以造物,是对过往时间的体认。

本书的写作,源起自葛亮参与祖父葛康俞教授的著作《据几曾看》手稿的救护工作。葛康俞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于抗战期间在四川江津凭借记忆完成的专著《据几曾看》,至今仍被中国古代书画研究者奉为圭臬。因为祖父受损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触了“古籍修复师”这个行当,并亲自体会了一本书可以被完整修复的全过程。这一经历感染了葛亮,启发他写下“匠传系列”首篇《书匠》。

葛亮说:“我所接触到的他们,会有一种和体态无关的年轻。在神态上,那便是发自内心。其中之一,就是他们仍然保持着丰沛的好奇心。在一些和现代科学分庭抗礼的立场上,他们需要通过老法子解决新问题,从而探索大巧若拙的手段和方式。这其实是带有着某种对传统任性的呵护与捍卫。如我写《书匠》中的老董,不借助仪器,以不断试错的方式,将雍正年间的官刻本复制出来。”

2016年10月,葛亮长篇小说代表作《北鸢》出版,为众多读者的喜爱。作为《北鸢》中埋藏的命运伏笔,小说中“风筝”这一线索贯穿全书,从而引出了一位风筝艺人——⻰师傅。其三世薪传,皆为一句承诺。葛亮写民间的情义,也由此将笔触伸衍至“匠人”故事。数年后,这颗种子悄然生长、渐枝叶丰茂而为“匠传”系列小说。

莫言评价:“葛亮有意识地在传承中国小说的传统、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没有泯灭。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