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如何孕育新爆款?

扬子晚报  |  2021-03-04作者:张楠 沈昭
导读:农村题材热潮下诞生现象级作品

  从2020年到2021年,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不断进入观众视野,3月2日,人民日报再赞《山海情》:“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抒情”,由此引发讨论:一度在银幕“消失”的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又回来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如何同中国的时代变迁、农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农村题材热潮下诞生现象级作品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最美的乡村》《一个都不能少》《我的金山银山》《遍地书香》先后于央视、卫视开播。在这些剧集背后,不仅有资本加持、明星加盟,还有著名导演团队。调配优质资源的扶贫剧,将农村题材电视剧发扬光大,收到良好的播出效果。轻喜剧风格的《枝繁叶茂》就俘获了B站的年轻人。

  打造《乡村爱情》前十部系列的“金牌编剧”张继,也是《遍地书香》的编剧,他表示,还是希望写点有情怀的东西,文艺作品有意思的创作和有意义的创作要兼得。符合主流话题和主流价值追求,就是把埋在心底的对文明追求的弦拨动,展现基层的人们追求美,对文化生活有价值追求。

  在这波影视热潮下,2021新年伊始,扶贫题材剧《山海情》拿到豆瓣9.4分,成为现象级作品。这部剧将人们带回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唤起了大量观众群体的共情。弹幕高度认可这部“最搞笑土味扶贫剧”,明星演员接地气的故事情节和表演,让每个角色都十分鲜活。叼着叶子剔牙的张嘉益、灰头土脸的黄轩、讲着福建普通话的郭京飞,真实不加滤镜,从头到脚都注重细节。主旋律作品要打破窠臼出圈,还要归功于把扶贫与脱贫过程的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断根与寻根的矛盾冲突通过喜剧式表达,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感和活力。接下来,《经山海》《老大夫小大夫》《向往的生活》《你的幸福我当家》《大农商》等一大批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也相继官宣。

  当《黄土地》《红高粱》渐成往事

  中华大地孕育了千年农耕文明,广袤的农村大地向来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制作发行的农村题材剧超过千部,从不同时代节点,反映中国农民的命运和乡土中国的变迁。从《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到《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还有《闯关东》《老农民》《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等,聚焦中国当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的发展演变历程。

  曾几何时,都市伦理剧、言情、悬疑、传奇剧一直是卫视和网播剧集首选题材,农村题材几乎可以说长期缺席于主流影视市场,甚至在地面频道也很少见到农村题材的身影。进入21世纪以来,古装剧、玄幻剧、都市剧兴起,尽管也有《马向阳下乡记》等高分作品,但都是零星现象。正常情况每年约有一两部农村题材电影,比如《十八洞村》《杨善洲》,大都依靠政府扶持,“赶”特殊节点档期者常见。

  大银幕方面,从这一切口出发的创作,我国第五代导演取材于乡野的作品都在国际电影上斩获颇丰。当《黄土地》《红高粱》渐成往事,当《秋菊打官司》呈现了农村人民的无奈,中国电影的勾勒的对象慢慢从“乡土”变成城乡融合中的种种光怪陆离。

  当现代化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田园牧歌的生活变得如此令人向往,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就是乡村题材电影中的“田园牧歌式乡村”,有的是淳朴的村民和温情脉脉的人情往来。

  奔向市场大潮的同时回望乡土

  伴随着资本运作,产业进一步升级,瞄准市场化路线的影视创作挤占了乡土创作的空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天上映,这部在威尼斯捧得金狮的《三峡好人》仅有30万票房进账,被后者的2.3亿完爆。一手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的第四代导演吴天明,其遗作农村电影《百鸟朝凤》2016年上映时,面对1%的排片,制片人方励在直播中向院线经理下跪。

  去年柏林电影节的“传承中”环节,贾樟柯谈到为何大银幕对“乡土中国”的聚焦正在疏离,“中国农村现在变成一个非常孤独的存在……在国内制片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农村不要拍,没人看;生病的人不要拍,没人看;老年人不要拍,没人看”。

  乡土回望也令人念念不忘。田园牧歌风格的乡村生活,是现代都市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在短视频领域,地头田间唱歌的大叔大妈,回归乡土的年轻人总是备受关注,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乡土认知的匮乏,也催生了众多乡土网红。

  综艺《向往的生活》让明星回到乡间做饭、干农活一度开启了一股热潮。回到乡村,“慢生活”综艺充满对乡村的“想象”,就像深圳大学教授谢晓霞在《在银幕遇见中国》所说,“诗情画意的乡村不是第四代的忏悔之地,不是第五代古老中国寓言的发生之地,只是都市人怀旧情怀的暂时憩息所,消费和资本逻辑撑起想象的天空。”学者还认为,不仅影视创作缺席,今天文学与社会学对农村的书写严重脱节,我们对农村的认知严重匮乏、僵化甚至蔓延到了对小镇和县城的想象。

  扎根乡村影视创作需要情怀

  时光转至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农村的各个方面展现出新的面貌。年轻人“返乡”成为一种时代热潮,农村成为了一方新的时代热土,农耕文化找回应有的价值坐标,激发了无数青年的思乡之情,电视剧创作者借此通过时尚传播、偶像传播实现正本清源。当代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都存在创作空间。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天金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多年,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有很多经验,包括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都是历史壮举。“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选题和题材,但是,作品的相对匮乏和题材的丰富性是不相称的。尽管不同年代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甚至在一些阶段还出现了乡村影视的文化现象,但从整体来看,乡村影视发展还相对滞后,这与我们农业大国的身份不匹配,需要各方一起补“短板”。

  “我们有好的题材,但缺少好的作品,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好的创作者。其实,扎根乡村影视创作需要情怀,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主创人员带着更多的情怀参与到乡村影视作品中来。”就发展而言,乡村影视如果完全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很难推动其发展的。将其定位为公共文化产品,便于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当前,在乡村影视创作上,特别是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持续的多方支持。

  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四级调研员潘政治表示,近年来江苏创作了《石头开花》《阿坝一家人》等扶贫题材电视剧。而《山海情》这样的农村题材受到认可,也对江苏创作带来借鉴意义。“首先提醒我们,扶贫剧创作要多回归到质朴、传统的艺术创作风格上来,提倡更朴素、更有情怀的创作;另外,就像《山海情》中亮出了鲜明的西北特色,我们也要注意在剧作中更加重视江苏地方文化特色,讲好江苏故事,让作品更多地承载地域文化传播的作用。”

责任编辑: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