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02-26 18:31
好男儿何惧火光?但唯独这事儿湿人眼眶……|中国吸引力

就像是人与自然的对抗,烈火在西南边陲海拔1700多米的热带雨林中迅速蔓延,在常人难以行走的陡崖上呼啸肆虐;身穿明黄扑火服的消防员们便在坡度超过70度的险坡上,托举着风力灭火机,利用奔涌而出的高速强气流与火焰进行对抗,一步步踏向烈火燃烧之处,肩并肩“死守”在一条已经清理出隔离带的沟渠前,寸步不让。

即便时隔近十个月,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山区刮风寨的村民们提起这场火仍然心有余悸,“万幸,保住了金叶子,就只差一条沟渠,真是救了命。”对于这些长年生活在边境小寨的村民来说,消防员们帮他们守护的茶林就是“命根子”,是生活的指望。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森林消防中队,提起这场2020年4月初从老挝蔓延而来的森林大火,消防员们泛着泪光。李小松曾经去过一次刮风寨,“可能正因为去过,所以看到火快要烧到那些茶树,就真的特别着急,特别想把它扑灭。”可根据大队传统,作为新入队的消防员,“第一年看火不打火”。

于是今年刚满24岁的李小松成为这场火的火情观察员,随时向一线打火的队友们报告火势情况。站在高处,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火扑来时,树木瞬间枯焦;他也可以看到队友们镇定地扑灭已经快烧到脚边的大火,踩着陡坡,一点点向大火里逼近。他们全然忘记了火焰炙烤所带来的滚烫,就算穿着作战靴,脚面也会被瞬间烫出水泡。

两天两夜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李小松内心却好像燃起了一团火,他迫不及待地给怀孕7个月的妻子写信,“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的满腔热血都在跳动”。

劳累、后怕和疼痛都是“后知后觉”的,脱下扑火服,其实他们不过都是25岁左右的90后们。即便是带队的中队长郑骏,也才刚满30岁,但在刮风寨的村民眼中,他们是可靠的“森林守护神”。大火扑灭后,村里一位“老阿妈差一点跪下来”,但被年轻的消防员们红着眼扶了起来。

“我们为人民,人民也会守护我们,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郑骏常说的话。

在坚定打火的同时,这群年轻消防队员们对家人的愧疚和想念也越发浓烈。

“对我们而言,家人是不轻易触碰的话题。”日常巡护时,指导员陈建男偶尔会带上他的葫芦丝,与队友们主动聊起家人,有时聊着聊着就沉默了。陈建男就会给大家吹一曲小调,大都是关于家乡,关于思念的。

打火结束后,在原始林区到处找信号和家人视频通话,成了这群90后消防员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有消防员出发前没有和家人说,顶着被烟雾熏得黝黑的脸出现在和家人视频聊天的页面里;有消防员忙着安慰待产的妻子;也有消防员坐在地上,不敢打电话,一遍遍翻着手机里的相册……

打完刮风寨的火不久,李小松的儿子顺利出生,和许多新手父亲一样,他也喜欢晒娃,一提起他的“大胖小子”眉开眼笑的。

如今,他的儿子已经七个月大,虽然他的家离大队不过几公里的距离,但距离他上次见到儿子已经隔了一个月。在训练结束,阳光灿烂的午后,他经常会给儿子写写信。有队友走过笑他:“你孩子才多大,就能看信了?”李小松笑着说:“虽然他现在看不懂,以后会看得懂。”在信里,他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很不称职,但爸爸一定是最爱你的爸爸。”

责任编辑:王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