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2020-11-24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国吸引力工作室

 

    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树木吐露出清新的空气,绿油油的植被散发着勃勃生机,整座城市已走出了33年前的那场阴霾。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一场被称为“人类灾难史上100个特大灾难”之一的森林火灾,火场的面积达到1.7万平方公里,约占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一时间,整个漠河市被吞噬于火海之中,碎石、瓦砾在风的裹挟中打在人们的脸上,耳畔是哭声、喊声、救命声交织在一起。”作为火灾的亲历者,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馆长马景春仍是历历在目。跟随着漠河市森林消防大队队员肖勇的云端镜头,中国人民大学留学生叶峥峥(Tavakoli Yeganeh)听马老师讲述起那场大火的场景。

    在当年的灭火作战中,共有5.88万军、警、民参与了扑救工作,经过28个昼夜的鏖战,这场“火海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这其中,就有森林消防员的身影。而如今,大兴安岭地区早已不见断壁残垣,生态环境也已大幅度改善,年轻一代的森林消防员们在这里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

    “其实这些森林消防员,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了那身制服。”谈起对森林消防队伍的认识,马景春这样形容。作为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普通百姓,她的心里对森林消防员满是敬意和感激。她对四川小伙肖勇说:“感谢你来到我的家乡,这里也是你的第二故乡。”

    一个南方小伙为什么要来到祖国的最北端当一名森林消防员?谈起这份初心,肖勇的记忆被拉回了2008年。当时还在读高中的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也曾经历过与家人失联的痛苦,“当时,我父亲走了一夜的路才找到了我。”说到这里,肖勇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因为看到许多解放军、武警参与救援,帮助当地的百姓度过难关,肖勇决定将来也要做一名军人。后来他如愿参军,加入森林消防队伍,到今年也有九年的时间了。

    每到春秋两季,队员们都会去到距离营区50多公里的富克山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靠前驻防,为的是能在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赶往火场。

    白桦树生得密密麻麻,松树蔓延的松枝直指穹顶。队员们身着扑火服、头盔,背着几十斤重的灭火器具在林间巡护,挺立的枯枝和小腿一般齐。“注意裤腿里有没有草爬子(蜱虫),山坡较陡,大家注意安全。”一路上,中队长张波和老班长刘志民一直关注着队员们的状态。

    “还有没有水?给我点。”巡护还未过半,新消防员周梓博的水已经喝完了。刘志民上前,把自己的水壶递给了他。“咱们上山执行任务,不知道几天才能下来,水一定要小口小口地抿,不能狂饮,遇到活水要打上来存着。”他叮嘱道。不怕困苦、不计得失、不畏艰险的精神就随着这样的经验传承,在森林消防员的身上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

    (刘志民给周梓博分享打火经验)

    富克山驻地没有水、电,这也难不住“蓝朋友”们。架起发电机、烧上锅炉、起灶热锅,炊事员利落地“变”出六菜一汤。没了信号,队员们也能以林为伴、苦中作乐。没有旗杆,他们就用圆木、铁丝、绳子自己造,一点点打磨、调整,最终让五星红旗在山间飘扬着“攀上”顶端。

    爬上24米高的克波河瞭望塔,在晚霞的映衬下,漠河的美景尽收眼底。“欣赏着这样的景色,我更加意识到从事这份工作的职责与担当,这个职业很光荣,我们要继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肖勇说。

    “在我心中,扑火救人的森林消防员们就是一群勇敢的战士。”深入了解了队员们的驻训生活,叶峥峥也对他们的付出充满敬佩,“希望中国最北端的守护者们每次出任务时都能平安归来”,这是她此刻最美好的祝愿。

【责任编辑:王俊秀】

要闻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文化

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