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一物
举案齐眉:古人眼中最好的爱情?

2020-02-2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杭侃

  文物:卫贤《高士图》 年代:五代南唐保存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好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你侬我侬”?还是如木棉与橡树,并肩站在一起?也许毋须标准定义。

  对每个人来说,最好的爱情是遇上对的人。即使生活困苦,仍欣赏敬重丈夫,愿为之举案的孟光,实为“家贫而尚节介”的梁鸿的最佳伴侣。夫妇志趣相投,外人瞧着不解,彼此眼中却只有可爱。相比之下,嫁给宝哥哥的宝钗,却难免于“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举案齐眉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人将其称为“古人眼中最好的爱情”,描绘梁鸿、孟光夫妻举案齐眉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五代卫贤的《高士图》。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个性十足:年少时“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太学毕业后却选择去上林苑中牧猪;“误遗火,延及他舍”,索性把自己赔给对方为佣;有钱有势的家族“慕其高节,多欲女之”,他却迎娶“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年至三十尚未出嫁的孟氏为妻。

  梁鸿博学而淡泊名利,可能与他幼时遭逢新莽覆灭的离乱有关,加之他不屑汉儒皓首穷经的注经方式,宁可去牧猪。如此霁月光风的人,想必也不是“颜控”,孟光愿与他同甘共苦、隐居山林,难怪他大呼“此真梁鸿妻也”。

  夫妇俩为避盛名而隐居,离开关中,一路向东。路过都城洛阳时,梁鸿忍不住作了首《五噫之歌》,讽刺东汉立国不久便劳民伤财,估计还发了很多其他牢骚,把东汉最宽厚的皇帝汉章帝惹毛了,下令抓捕他。于是夫妻二人改名换姓,先逃到齐、鲁之间,最后落脚到天高皇帝远的吴中。

  举案齐眉的故事就发生在吴中。梁鸿夫妇来到吴中之后,无以为生,只好依附于豪门皋伯通,居住在皋伯通家的“庑下”,为主人“赁舂”。这是梁鸿第二次在别人家当佣人,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身边多了一位“知心爱人”。“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卫贤《高士图》中描绘的,就是“举案齐眉”的场景。

  卫贤是南唐最杰出的画家,深得后主李煜的欢心。这幅画的艺术造诣前贤多有论述,在此无须置喙多言。如果从文献与图像相映照的角度,倒还有一些可说之处。

  杨泓先生指出,卫贤画中描绘的梁鸿,坐于一张高足大床之上,居高临下,身前又置一几,孟光跪在床前捧举盛有饭食的盘,额头与几面平行,这是卫贤按照五代时人的生活情景所绘。而汉代的实际情况则是,“席地起居,多坐于席上,即使设床榻等坐具,也都是低矮的,基本与席地起居相差无几。因此,坐于席上或在矮床前,把案举到眉际相当容易。

  从建筑上看,举案齐眉的故事实际发生在皋伯通家的“庑下”。庑与廊经常连用,在建筑群中,廊与庑的位置相近,但功能不同。“廊”是开敞的,强调的是“朗”,而“庑”是有墙有门的。《汉书·循吏·召信臣传》记载,“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恃)温气乃生”,“屋庑”为保暖自然需设门墙。

  夫妻日常生活的地方自然要能够遮风避雨,居于“庑下”,则表明了他们作为帮佣的地位。因此,《高士图》中建筑的“透视装”只能是艺术的表现。

  我相信举案齐眉的佳话,但并不觉得这就是古人眼中最好的爱情。在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下,举案表示的不仅仅是一种对丈夫的尊重,更是对共同理想的执着,由此迎来的是别人的敬重——“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卫贤的《高士图》原是六扇屏风画中的一幅(另五幅分别绘黔娄、楚狂、老莱子、王仲孺、于陵子),宋徽宗宣和年间被装裱成了手卷。从它原为屏风画看,这些《高士图》的目的是希望为观者树立学习的榜样,而非着重于表现小夫妻的美好爱情。

  那么,古人理想中的爱情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有一首《我侬词》,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才应该是理想中的夫妻。爱情是灵与肉的交融,真正的夫妻,既能在患难时相敬如宾,又会在日常里相昵如亲。

  (作者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编辑:侯歆钰】

要闻

更多

我看见

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