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受访大学生希望在大学里提高社交能力

2019-09-04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62.4%受访大学生希望完善自己的性格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徐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志愿者在解答新生(右)的问题。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学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有人在大学里释放自我、玩乐尽兴,也有人潜心学习,不断锤炼自己。又是一年开学季,00后的新生初入大学,都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大学生们在大学里都有什么目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6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们在初入大学时,75.1%的人心情激动,其中,19.8%的受访大学生感到迫不及待、跃跃欲试,55.3%的受访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在大学里,67.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能够提高社交能力,62.4%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完善自己的性格。

受访大学生中,大一新生占56.0%,在校大学生占44.0%。男生占47.2%,女生占52.8%。

初入大学时,75.1%受访大学生心情激动

山东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孔西(化名)面对大学生活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即将拥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忐忑的是自己还不了解大学的日常运作情况和生活模式,“而且大学社交圈更加开放,我不太确定自己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入学前对大学有着很多憧憬和好奇。”开学上大三的李志鹏笑着回忆说,经历完严酷的高考,刚进大学,到了自由的新环境,他对周遭事物充满了新鲜感,“我好奇大学上课的形式,好奇学生社团、学生会,甚至好奇大学的作息时间”。

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刘歆佳(化名)9月2日到校报到,她在电子阅读器里下载了不少与专业有关的书籍,还带了四级词汇书、雅思考试资料等。她表示,自己已经是摩拳擦掌,准备在大学里好好拼搏一番,“我觉得接下来的人生就把握在自己手里”。

某专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大三的宋晓东对记者说,他从贴吧、论坛等搜索了很多有关学校的主题讨论组,还通过讨论组添加了学长的微信号、加入了学校新生群,对校园大小、周边人文环境、当地气候以及学生的上课情况、校园风气、校园纪律、宿舍情况等做了具体了解。

在初入大学时,7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心情激动,其中,19.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迫不及待、跃跃欲试,55.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充满憧憬和向往。也有1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当时感到迷茫和忐忑,5.8%的受访大学生坦言自己有点紧张。

交互分析发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态度明显更积极,27.6%的受访大一新生表示对大学生活迫不及待,跃跃欲试,远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10.3%)。同时,入学心情方面“有点迷茫和忐忑”的其他年级大学生比例为20.5%,也明显高于大一新生(11.2%)。

19岁的山东财经大学大二学生李安静说,大学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不用再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束缚了,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约束也少很多”。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唐智松指出,部分大学新生在过去家长、老师的错误引导下,认为大学就是放松的“代名词”。其实,他们真正用功的时候应该就是大学。“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关系着个人未来的工作及发展。大学生更加应该努力学习”。

67.8%受访大学生希望在大学里提高社交能力

受访大学生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好的“成绩”?调查显示,67.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62.4%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完善自己的性格,57.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能把学业搞好,其他还有:考取一些证书(37.3%),找到理想伴侣(33.9%),获取奖学金等荣誉(32.3%)等。

李志鹏对记者说,他的大学目标之一是提高篮球水平,已经在慢慢实现了,“我现在最希望实现的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从数学专业转学法学专业”。

江西某高校大一新生程月(化名)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她斗志昂扬,希望能够把专业知识学好,争取每年都获得奖学金,同时培养绘画的兴趣,争取将此培养成自己的一技之长,“我还要参加校学生社团,那里有来自各院的学生,可以广交朋友,能借此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唐智松认为,大学的功能是多层次的,大学生首先得到的是专业能力训练,为专业性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心智上的综合训练,尤其是观察、思考、应对等能力训练,为处理专业以外的事情做准备;三是人文精神的修养,大学会以其特殊的人文精神熏陶学生的性情和品格。

(社会调查中心编辑)

【编辑:黄冲 周易】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