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掀起返乡创业潮! “浙”里何以成“宝藏村庄”?

2018-12-29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剑平

    “土坯房,半年粮,烧木炭

    有女莫嫁下姜男”

    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的民谣

    印证了村民过往的穷困

    但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中

    穷山村变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回乡创业青年找到了人生舞台

    今年赴联合国总部捧回地球卫士奖的

    浙江青年代表姜丽娟激动地说:

    “我是千万工程的受益者、参与者。”

    诗画江南村庄吸引年轻人回家创业

    有村庄无村道

    猪圈、牛栏遍布全村

    河道满是乱石滩

    脏乱差的环境见惯了

    下姜村里没人想过能吃上“旅游饭”

    在“千万工程”村庄整治攻坚期,下姜村决定要打通村庄中间的大道,还要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全村拆除危旧房屋和猪圈牛栏,封山育林,荒山种树,河道上也建起风雨桥和防洪大堤。

    如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白墙青瓦的下姜村尽显诗画江南风韵。

    山村是焕然一新了,可离省城这么远的大山里,谁会来住?又如何吸引下姜村在外的年轻人回村创业?

    面对村民的困惑,党员开始带头做民宿。从事室内装修设计的姜丽娟早已在杭州落户,看到家乡的环境变化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回乡投资100多万元做精品民宿。姜丽娟全身心扑在了民宿上,把下姜的美景发到各个平台上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如今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姜丽娟等50多名年轻人回家创业

    在先行者的示范下,村民们纷纷拉上在外的亲戚围绕旅游做文章。姜德华自己开民宿,父亲做根雕等旅游纪念品、母亲做民宿餐饮生意,老婆在村里开了家奶茶店。

    连淳安籍在舟山做远洋船舶海员的邵君也带着妻子来到下姜村,租赁一栋居民楼,开起了国际海洋风情的精品酒店。

    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浩强:下姜村现有31家民宿、480个床位。村里成立旅游公司统一管理,没有恶性竞争和价格战。2017年村集体经济规模为11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045元,超过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环境好了,更多年轻人回家创业了,下姜村的日子越过越美。

    穷山村富裕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提起过去湖州市安吉县的鲁家村,很多人不由地皱眉头,“没有能力干实事”、“劳动力外出”“根基太差”,基本于美丽乡村无缘。

    “没有环境改善,不可能有村庄的今天。”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说。现在,鲁家村的小火车,从绿树掩映的田园景色中开过来。

    视频:鲁家村的小火车开向了富裕的未来

    在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鲁家村由破旧的小山村发展到“开门是花园、全村皆景区”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每天,前来体验乡村美景的游客乘坐小火车穿村过寨,观赏浙北山区18个家庭农场的魅力,见证着7年间鲁家村的蜕变。

    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鲁家村能做到的,其他的地方都能做到。要选好村支两委班子,找到好的经营团队,做好产业支撑。

    近5年来,鲁家村累计引进投资20亿元,按国家4A级景区进行村庄、产业和旅游规划。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村民自发参与到村庄建设发展事务中,全村约有四分之一的外出青年回村创业。

    今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郭羲晟与做木匠的父亲在村头租下两节绿皮火车车厢,开设了一家木工体验工坊,每天人来人往。

    海盐县养猪大户的女儿陆林婷

    嘉兴市海盐县养猪大户的女儿陆林婷从杭州回村,加盟父亲的农庄,在各大电商平台推广特色产品或旅游项目,周末专门接待团队,忙得不亦乐乎。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浙江把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乡村复活了,贫困村变成了高端民宿村,年轻人接连回来创业,村民幸福指数也在跨越提升。

    在浙江看到未来农村发展的模样

    视频:关于千万工程,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专家郑向群怎么说?

    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专家郑向群: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要的经验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百姓参与的机制,因村施策。

    浙江用农村创业创新的机会吸引各路人才要素“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介绍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富民行动。

    201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达24956元,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份首位。

    不但注重农民物质上的“获得感”,浙江也关注精神上的“幸福感”。一方面是培育淳朴乡风,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家。

    另一方面,浙江守好农村乡愁古韵,深度挖掘农耕文明、乡村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

    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浙江的乡村变了,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百姓的精气神儿。山清水秀、村美人和、创新创业,浙江的乡村有仙气儿,也有人气儿。

    浙江省政府副省长彭佳学: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代表的中国发展与联合国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与中国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全对应。

    如今,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引领下的中国乡村,正在以各地特色的行进轨迹,装点着伟大而全新的时代!

    作者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

【责任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