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病医联体提升高血压防控能力

2018-12-08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蔡军

    近年来,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3.2%,这意味着,我国超过2.5亿人是高血压患者。然而,面对庞大的患者群,高血压的控制率却非常不乐观。中国开展的首个大规模心血管病人群筛查项目“百万人群项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达标率仅为5.6%。一项分析了全国33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数据的研究显示,我国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任何降压药物,配备所有四类降压药物的医疗机构只占34%,其中西部地区机构和村卫生室的药物可及性更差。

    笔者认为,我国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低的现状由以下六个原因导致:一是碎片化管理,放任自流的就医方式,导致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处在不规范、不连续的状态。二是基层诊疗能力、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足,社区医院承担着基本医疗、预防免疫、妇幼保健等繁重的任务,无暇顾及慢病的管理。三是农村高血压筛查、防治、管理工作薄弱。四是临床医学的分科过细,不利于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五是依从性差,患者的健康意识亟待加强。六是治疗方案不合理,比如联合用药比例低,单片复方制剂使用率低。

    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此前启动的“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STEP)”中,已经通过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将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提升到了90.6%。为了更好地推广高血压病防治技术、治疗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2017年11月,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同发起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启动,其核心就是要通过一个体系,将这一管理模式落实到基层。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社区四级协作体系,正是根据高血压管理的问题和现状设计的整体架构,以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专业诊疗资质和基层疾病与健康管理业务能力提升。截至2018年11月30日,已有2723家医疗机构参与,超过15000名高血压专病医生和全科医生成为医联体认证成员。在该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整体规划中,国家级层面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近50名国家级高血压专家组成医联体理事会,主要承担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标准制定、全国高血压中心认证,并协助相关部门制定慢病防控政策;省级中心主要负责统筹省级区域高血压防控诊疗资源;地市级分中心主要协助双向转诊及基层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社区成员单位则致力于提供更为专业和高效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另外,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创新之处,不仅是成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高血压专病协作管理网络,还搭建起一个全国最大的高血压专科医生在线平台——高血压大夫App。线上平台的辅助,形成了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中心,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患者协作的慢病管理模式。“一个签约医生+统一线上协作平台”的STEP模式,可帮助每一位患者实现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基于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成功启动,预计在三年内,平台将覆盖全国3.5万高血压专病医生,赋能1万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支持下,我们还将继续推动更多慢病专病医联体的建设。此外,基于国家卫健委“高血压先行,三高共管”的指导意见,2019年,将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建立专病医联体。未来,慢病医联体服务体系将充分与行业整合,为慢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个性化服务。

    (作者:蔡军,系中国中医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理事长)

【编辑:张胶】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