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天津纪事:“咸菜坛子”中绽放“奇迹之花” 一座生态城市的智慧攻略

2018-12-07来源:北方网 作者:李泽亚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2007年11月18日,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框架协议,生态城项目正式选址天津。从最开始的废弃盐田到如今绿色生态宜居的智慧城市,常住人口达到约8万人,注册企业6400家,廓清了初期“什么是生态城、如何构建成生态城”的迷茫,初步形成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

  最初的梦想

  “咸菜坛子”种出“鲜花”

  作为这里的首批拓荒者,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的孙晓峰参与了这10年的发展。10年前,他刚刚从天津大学硕士毕业,因为一份实习工作的机会,他在这里结识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顶尖专家。虽然此前已签约了一家天津市内的设计院,但孙晓峰不想放弃建设一座新城的机会和梦想。他也意识到,在资源贫瘠的土地上建设一座现代城市,是人生中一项光荣的使命,他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毅然放弃了设计院的工作,选择了这片还是纸上蓝图的生态城。

  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提出:“我们应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这句话,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洒向中华大地,拉开了中新合作的大幕。

  2007年4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领导人商定在中国建设一座生态城市,打造一个全新的两国政府战略合作项目。同年11月,中新两国总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生态城。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国家级新区的顶层设计包含哪些要素?当时,国际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因此,中新双方在建设之初对生态城发展定位、管理体制、开发模式、地方法规、指标体系、总体规划、配套政策等七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也构成了生态城的区域总体制度安排。

  当时规划并参与天津生态城建设发展的中国住房和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在北方的盐碱地建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城市,其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复制的程度就会更高。在这里我们探索着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人类课题。”

  谋定而后动。在建设之初,生态城还邀请了中新两国的百余位规划专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可量化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量化目标和基本依据。这套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的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并分解为51项核心要素、129项关键环节、275项控制目标、723项具体控制措施。每项指标都有明确的数字要求,给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都配备了明确的“导航仪”。

  开工建设时,这里1/3是废弃的盐田,1/3是盐碱荒滩,1/3是有污染的水面,淡水奇缺,土地盐化,没有耕地。 “人们都说,要在这里搞一个绿色发展项目,不等于是要在咸菜坛子里种花吗?”

  如今,这“咸菜坛子”里,真就“种”出了“鲜花”和一座人与人、人与经济、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城市。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方面展现了一个人类顺应自然、修复生态、建造新城的奇迹。

  孙晓峰还记得生态城第一座绿色建筑综合服务中心落成时的情形,2008年,仅用6个月就竣工了。当他进入其中,感觉空气特别清新,温度也格外舒适,建筑完全按照绿色节能的标准建造,节能设备、新风系统、雨水收集设施、屋顶光伏等,令他耳目一新。

  人与人

  会思考的城市里处处都是学区房

  从一站式社区中心,电子市民中心、教育品牌化以及刚刚开馆的图书馆,再到无人超市、无人餐厅,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里,公共的软服务以及智慧城市的硬载体互相配合。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无数家长为了学区房而焦头烂额,而住在这里的人们却从来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在中新天津生态里“全区都是学区房”。截至2017年年底,生态城共开办8所中小学(其中小学5所,中学2所,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和13所幼儿园,实现了区域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导入。像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南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华夏未来等名校纷纷引入生态城。

  上班时不用面对一大堆繁琐的数字,而是由系统为你智能处理生成报表,下班后智能家居系统已经为你做好了可口的饭菜,洗好了衣服;不用为出行堵车而烦恼,智能交通为你自动规划好出行路线;不用为缴纳水电气热费而东跑西颠,一个窗口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洗衣、送花、购物、理发预定等等都可以在家中实现,随心所欲,方便快捷。这些智慧生活的体验已经逐渐成为这里生活的常态……

  生态城远雄兰苑的居民雷凤娥喜欢在带有未来感的公交站大屏幕上查看公交运行状态,从无人售货机购物,体验绿色出行的每一天。“牛肉一斤36元,土豆2元…”,在公交站连上WIFI的工夫,她又打开手机里的生态城电子市民中心“@生态城”App,研究上了菜价,买菜前做到心里有数。 “您好,这里是生态城智慧灯杆报警系统,有何紧急状况请讲。”这是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接到的报警,都是通过生态城路边的智慧灯杆完成的。

  最近一段时间,在生态城的路边总会很多无人送货机器人出没,完成着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机器人不断“吸粉”,无人超市人气也很旺。没有收银员、可以智能推荐、不用现金、无需排队……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一楼悦读馆的无人超市,17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仅陈列着食品、饮料、日用百货等800多种单品,还装载着人脸识别、行为抓取、智能选址、智能定价、智慧货仓、无人收银等满满的黑科技。

  更令人惊喜的是,国内首个由机器人全程参与的智能餐厅也在这里开业,消费者进入餐厅后,可以选择桌面智能系统点餐和后台收到信息后,将炒菜任务自动分配给炒菜机器人,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标准化菜谱,炒菜机器人完成菜品制作,交给餐厅智能传菜机器人,送到消费者桌前。

  人与经济

  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

  中新天津生态城法制局局长彭正阳说:“生态城始终把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全过程,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合作区的起步区、中部片区、生态岛片区,明确开发时序,同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形成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新模式。坚决把高耗能、有污染的产业排除出去。”

  为了吸引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来到这里创业就业,中新生态城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建设初期,生态城率先设定“产城融合”指标:每一万劳动力中R&D(研究与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不小于50人/年,着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新兴产业,让50%以上的生态城居民就近在区域内工作。文化创意、生命科学、智能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产业企业成为引进的重点。

  2015年清华大学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落地中新天津生态城,让更多实验室中的好技术能够产业化,并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其中作为重要板块的就是芯片技术。同时,包括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三大实验中心正式启动,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常务院长黄泽民表示告诉津云新闻记者:“电子信息领域高科技成果的孵化,需要由各种仪器设备构成的实验环境,这些仪器设备通常造价比较高,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果转化启动期的难度。由于生态城的政策支持,我们成立了技术支撑实验平台创建的一系列实验中心,为这些成果孵化提供了全方位硬件软件实验环境,也降低了研发成本。”

  好传动画是首批入驻生态城内国家动漫园的企业。从最初依靠管委会给的租金、办公用房等各项扶持政策到现在年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策划推出了《大护法》等知名动画作品。 “我们的动作捕捉、配音、音效等制作程序,依赖于动漫园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招聘人才,会获得生态城的政策支持,使得我们的发展能更平稳,更快速。”公司创始人尚游说。如今,好传动画的员工超过了200人,60%以上居住在生态城内。

  人与环境  让大自然成为这里的能量源泉

  生态城西侧北段紧邻蓟运河,西侧南段紧邻永定新河,南侧距渤海海岸不足1公里,区内蓟运河故道环绕。在开发之前,区域南部主要为八一盐场的晒盐池,局部为养鱼池,中部为汉沽污水库及蓟运河废弃段的营城水库区域。可见,土地开发难度之大。

  天津生态城投资公司土地部马帅说:“生态城采取了竖向规划,分地块规划高程,同时精细化利用土储资源。”建设初期,由于生态城地势低洼,因此采取了竖向规划,将整个区域填土标高提高到大沽高程4.5米以上,在土储方面制定了以吹填为主,运土填垫为辅的规划,利用蓟运河以西抛泥场常年堆放的废弃土方,增加土方资源,清淤填垫坑塘,避免新建排泥场以及反复清淤问题。

  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构建一座全新的城市?也考验着这里每一个人的智慧,于是水、光、风、太阳这些大自然的力量成为了这里的能量源泉。

  走在生态城的大街上,周围所有的设施其实都是一个能源的收集系统。从“彩虹桥”进入中新天津生态城,几组风力发电机正在不断地旋转,也成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最明显的标志,靠海岸一侧,几组太阳光板就像向日葵一样不断地吸收着光能,并源源不断地将它们转化成电能,集中于智能电网中,再输送到周边小区和所有的公共设施。每一座建筑屋顶上也都有这样吸收可再生能源的设施,热能被吸收后也变成了各家各户热水能源的来源。

  再来看看生态城的地下世界。在中新生态城平静的地下,生活垃圾正在中央垃圾收集站抽风机形成的负压下,以每秒25米的速度“飞”到中央垃圾收集站。经过分类处理压缩后,这些生活垃圾将分别用于发电、制造化肥和皂粉,油脂含量较大的厨余垃圾经过提纯可以生成生物柴油。在生态城内,看不到垃圾运输车、闻不到垃圾袋散发出的异味。

  郭女士居住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锦庐小区,每天她都会将垃圾按照干、湿两种类型分放到统一配给的垃圾袋中,再投放到楼道内的气力投放口,垃圾袋沿楼内竖管落入存储器中,最终经过地下垃圾气力输送管道到达中央收集站。运输全程地下完成,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人工搬运。

  不仅如此,生态城在建设之初还充分考虑到了水资源的利用,成为了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关键技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带、慢行系统透水铺装、绿地、凹地、季节性雨水湿地、半咸水河湖湿地六级海绵城市滞蓄设施。在雨季中,生态城的道路和绿地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储水设备。

  走在生态城,不仅有满眼的绿色植被和绿色产业,周围的建筑都是储电池,将吹过脸颊的风和晒在背上暖暖的太阳,都变成了电能;脚下会呼吸的土地,可以在雨季成为一个个的蓄水池;还有藏在地下的管网,靠风力运送着垃圾来回穿梭。你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地方都藏着一股绿色生态理念下的智慧。而这座城市还在不断书写着她的种种奇迹。(津云新闻记者 李泽亚)

【编辑:唐红】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