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向善”活成生命最亮底色

2018-12-01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坤哥007 张坤

--- 第 731 期 ---

    2018/12/01

    Topic:望其项背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人们总期待未来有一天“善有善报”,但少有人明白当下的“向善一念”,其实本身就是生命最美的礼物!

    “善良是人生图画中最亮丽的底色!”

    在今天的一个文化讲堂上,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的一番肺腑之言,令人心动。

    程教授是代表坐在我前排“望其项背”的老师先生们发言的。用其所著作品《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那种举重若轻、云淡风轻,谈笑间点“善”成金!

    “望其项背”的本义之一,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从善可学。但常被误解为苦不堪言的“望尘莫及”,把我们那一点点自信心都“打”没了。

    坐在前排正前方两位“望其项背”的大家,左边是清华大学教授钱逊,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右边是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汤一介先生的妻子,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向善而活,善而学,学而学。

    一般人常以学为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苦事,常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话来激励自己苦读,而钱逊教授却从《论语》开篇就说学的喜悦和乐趣,悟出人生真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来“向善”而学是件极快乐的事啊!

    88岁的乐黛云先生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但还是撑起身子向大家鞠躬致敬。

    “汤一介先生生命的最后还在关注文化,文化血脉会永远继续下去的!”

    原来,“向善”而活也是文化日用而不觉的底色啊!

    叶嘉莹先生今天没亲临文化讲堂,却专门录了视频,还专门赋诗让学生带到讲堂。想起去年曾经“望其项背”的94岁叶嘉莹先生,也是腿部不好,但硬是坚持站在讲台上近三个小时,讲诗论词,结束时,两腿僵硬丝毫不能挪动,费了很长时间才被学生缓缓扶回轮椅。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和毅力啊!一定是远超越于身体艰难的更令人快乐无比的力量!更令人坚韧向上的信念!

    叶先生曾说过自己就是“为诗而生”:我这一生别无所长,只是特别喜欢诗词而已!

    这份忘我的单纯、专注、激情,不也是“向善”的一种生命好活法吗?

    常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善”真有那么难么?

    当然。

    人总是有种难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动和道德上的惰性,这是“登”上真善美巅峰、止于至善的沉重包袱。

    如果放下!

    放下懒惰,放下烦恼;放下手机,放下自我。

    我们或许就能持住一颗善心。

    人要舍恶从善,一是内心必须有强大的信念做“防护堤”,二是必须有良师益友互为提点。

    今天虽然室外有霾,但在文化讲堂上,我们却收获了一片心灵的清朗、阳光、温暖。中青报和横山书院结缘,连续几届主办了“文化中国”论坛,始终以向上向善为底色。

    如何“向善”?程郁缀教授意味深长地出了两道题目: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能成事,成好事,成大好事,有才有能,才能杰出;如果一个人能为他人、为国家,能成事,成好事,成大好事,有德有行,德行高尚——你希望成为哪种人?

    才能杰出,德行高尚,或许是我们崇德向善、勤勉向善、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吧!虽然“望其项背”,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心向往之,惭愧反省,努力守护住那当下的“向善一念”,努力做一个有同情心、爱心和慈悲心的善良人!

    天佑善良,向善而活,从善如登,出门一笑大江横,轻舟已过万重山!

    提出你想交流的问题,在“坤哥007”微信公众号(ID:kunge007v)留言。我将用一如既往的真诚,回复自己的想法。

【编辑:黄易清】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