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固定思维限制人生

2018-11-30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郭丹

  黄启团新书《圈层突破: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上市  

  生活总有一些困境,似乎无法跨越,你能直接看见自己的无助与无力。这时候,有人选择“算了,别瞎折腾了”,有人持续陷入焦虑和迷茫,还有人会主动尝试有没有可能突破天花板,进入更广阔的世界。近日,人称“团长”的黄启团带来新书《圈层突破: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探讨话题:圈层突破,究竟能不能实现?该书由磨铁图书策划。“团长”整合多年的学识与经验,详细解读限制性信念与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让生命突破原有圈层,走向更高层次。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黄启团以在婚姻和教育中典型问题举例,讲述如何找到症结所在,进而改变内在信念,让人生有突破的可能性。

  新书 个人实操解读破掉信念

  《圈层突破》中精炼整合了黄启团个人成长方面的实操方法,通过讲述触动人心的生活故事,分享如何重塑信念,如何实现圆融的人际关系,如何让生命突破原有圈层。与初版的《只因目中无人》相比,这一版新增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将黄启团近两年所做的咨询个案加入书中,呈现更具象的成长参考模式;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人生困境和格局的思考融入其理论体系中,使方法论更加实用,可读性大大提高。

  “要实现人生的圈层突破,并不是靠外在的趋炎附势、卑躬屈膝,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在。当我们增进对人的了解,增加与人相处的技能,我们的人生就有许多突破的可能性。”说起撰写此书的目的,黄启团分享说,他想向大家说明两件事,也正是他学习心理学后得到的最大改变。其一就是身为理工男的他曾经对错感特别强,遇事只谈对错不谈感情,而心理学让他从事中看到“人”,进而能与家庭、与朋友、与工作上的伙伴相处和睦。其二就是让黄启团打开了很多信念的限制,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于是他的世界就开始走得更远,人生的层次也就逐渐提高。

  婚姻 用负责任的表达方式

  书的开头就提到一位丈夫,一心扑向工作,做任何事都无暇顾及妻子的感受和情绪,认为“只要我有钱了,婚姻就会更幸福”,可是妻子却说他是一块木头,随着家里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他跟妻子的距离却渐行渐远。黄启团坦言,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但学习心理学后,他终于明白两个人的相处,物质只是基础,真正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沟通、温暖关怀,是彼此实实在在的看见,彼此着想,相互支持,才能长相守。

  在黄启团传授心理学的20年中,已有超过10万的学员受益,而他面对最多的问题就是婚姻问题。他讲述,夫妻来寻求帮助的多数是由于争吵,一般情况都是自己把全部责任推给对方。“指责的方式去说别人,这是很常见的一种人际关系问题。说道理会很简单,但做个案就要让人进入潜意识,等完全把情绪发泄完,人就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抽离出来看问题。”黄启团说,把指责式的表达换成负责任的表达是关键。“把所有错都归结为一个人的错,是违背人性的,而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对的,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这时,只要你能先肯定对方是对的,然后再让对方去做一点点改变,他就会愿意改变。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更融洽了。”

  教育 不要用老观念来限制孩子

  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方面,黄启团着重介绍了如何避免让孩子自我设限的问题,并分析其家庭中“放开尺度”的规则。黄启团说,儿子在纽约学艺术时,他曾被教美术的老师邀请到家中做客。“那个美国老师先向我投诉,说我儿子学习比较懒散,希望家长监督。可就在我的脸快要挂不住时,老师话锋一转说,不过我很欣赏你儿子的画风,非常自由奔放。他说他带了很多中国留学生,但大多数跟我儿子相反,基本功扎实,但是画风趋于固化。那个老师认为,一个人的基本功任何时候都来得及学,但是画风固化了,他的艺术生涯就基本没希望了。”黄启团称,老师的这番话让他很感动。“很多时候,父母会跟孩子说一定要如何做,而这样就固化了孩子,让他一辈子被一个框架框定了。”他透露,自己从来不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用发问的方式引导,这样孩子会有不断的创意,开放的思维。

  虽然黄启团呼吁千万不要让老一代的观念来限制孩子,但他也强调,开放的前提是有一定的规则,“规矩可以定少一点,然后在大框架下,给孩子自由。”例如,他会在儿子出国前,要求儿子答应不能沾染毒品等,而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女儿,他则要求她不能在朋友家过夜。“基本的规则是他们怎么反抗都没用的,在这种框架下,我就施行开放。连儿子和同学开Party时都自豪地说,我家是很开放的,可以玩通宵,你们可以吗?”

  北京晨报记者 郭丹

【编辑:唐红】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