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对我的意义

2018-11-26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陈东飚

  文学评论:《最后的对话》  作者:(阿根廷)博尔赫斯、费拉里  出版: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我相信人人都会同意,花几天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并不足以让一个人成为这本书的读者,读者的时间不是这样计算的,他的时间是心理时间,是他真正打开一本书的时间。因此,只有在说到博尔赫斯的时候,我才有胆量说我是博尔赫斯的读者,我是译者这件事则纯属偶然了。

  因此在博尔赫斯与我之间真正有意义的是作者-读者的对应: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之间的某种重合(如同我在本书第一卷的译后记中所提到的“共时”)。这种对应存在于所有的作家与他们的读者之间,不同的是博尔赫斯始终将自己视为一个读者:一个接近于原型的读者,仿佛阅读了一切的读者;而上述的对应让我在阅读博尔赫斯的时候也变成了这样一个原型的读者。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双重的对应,博尔赫斯的读者与博尔赫斯这个作者/读者的重合。这或许解释了博尔赫斯对于我的特殊意义:阅读博尔赫斯仿佛就是在阅读博尔赫斯读过的书籍,阅读所有的书籍,并通过这一接近原型的阅读行为来创造一个世界。

  我不知道别的博尔赫斯读者是否也有同样感觉,我不知道别的作家是否也能提供这种感觉,总之我的阅读世界是贫乏的,但我有博尔赫斯这个“阿莱夫”。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我着迷于这无限的一点-阅读博尔赫斯-时间与空间汇聚于这一点,并由这一点铺开,成为博尔赫斯的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这本书里的每一段对话。

  以上对博尔赫斯故事的套用或许过于夸张,但我只是描述我的感觉,那种近乎原型的纯粹愉悦:无限的事物才可以如此单纯,即使重复也丝毫不减其效力。我发现这本对话集里谈论的主题都是博尔赫斯在他的所有著作里早已谈论过的,而博尔赫斯也从不讳言它们的来源。博尔赫斯关心的事物,在耄耋之年依然与青年时期一样,也是人类最初的思想者关心的事物:时间,星辰,梦,生命,勇气,怀疑,智慧与不可知……它们汇聚在博尔赫斯这里,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史诗的味道”就像口中的水果一样真实而令人感动,斯威登堡也像楼上的邻居一样近在咫尺。(本报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拟)

  陈东飚/文(作者为本书译者)

【编辑:唐红】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