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爱手工的人都有故事

2018-10-30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郭丹

    ■作者介绍

  阿木,本名张箫杨,80后自由作者。曾经的广告人,后转向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喜爱手工艺,长期关注手工艺者的生存状况,曾在杂志、报纸等媒体发表多篇记录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的文章。

    本版配图为手艺人作品,均选自《不向手工说再见》一书。

    阿木新书《不向手工说再见》上市

    提起“手艺人”,不少人会联想到的词是“匠心”,而当“匠心”被泛滥使用后,大家更关心的其实还是“匠人”,他们对于自己所做事情有着自始至终的热爱、坚持和精益求精的执著态度。在华文天下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不向手工说再见》一书中,作者阿木从最真实的生活角度出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寻访,客观地记录下了24位手艺人生动且感人的故事,让大众更清楚地看到了古琴和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看到了手艺人对物的执著,对人的尊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期待或无奈。作者通过思考和采访,发现当取下外界赋予“手艺”的耀眼光环,手艺其实就来源于生活之中,而每一个爱手工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重新审视何为“匠人”

    去年夏天,阿木和好友成成开始商量要写一本关于手工的书。成成一直在做专门介绍手艺人的公众号平台“匠人志”而阿木此前写过一些关于手艺的文章,一直保持着对手艺的关注。“手艺是我们认识的因由,也是共同的兴趣。那时候,‘工匠精神’成了热门关键字,到处都能看到商家宣称自己秉持‘匠心’,我们见面时经常相互吐槽‘手艺圈’的喧嚣。”阿木回忆称,反观自己对手艺的兴趣,有一阵子的确是同情心泛滥。只要是一双手做出来的东西,不管有多粗糙,也不管人家到底操练了多长时间,都觉得是好的。在他心里便给人贴上“手艺人”的标签,附上混合着怜惜的敬意。同样,好友成成也反思自己做的事,写过的“匠人”有的只做了一两年,刚报道不久,人家又转行了。于是,在二人心中有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手艺人?正好成成有出版社的邀约,两人便决定一起做一本手艺人的书。

    最初,阿木与成成有一些粗略的共识,比如采访对象做的年头不能太短,而且是会一直做下去的;或比如从生活出发看待手艺,而不是从“匠心”出发;抑或比如客观呈现手艺生态的多个面向。“这些基本的原则,贯穿本书的始终。然而,从最初到最终,想法还是有许多变化。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顺序,与我采访与写作的顺序基本一致。如果从第一部分按顺序读到最后,大约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变化。”阿木讲述,书中第四部分写了一次不成功的采访。那时,一些原本模糊的东西开始清晰起来。他反思要写一些真正的手艺人来反拨现在过于宽泛的“手艺人”概念吗?还是要以一己之力在手艺人和非手艺人之间划一道界限吗?或是要加入歌颂手艺人的万人大合唱中吗?阿木坚定地说,我想,这些并不是本书的目的。

    手艺源自对生活的热爱

    当取下外界赋予“手艺”的耀眼光环,将它放回到生活之中,阿木发现它其实就源自我们从小都做过的——手工。小时候妈妈织的毛衣,爸爸打的家具,每个人折的纸船、纸鹤,这些都是手工。“这些事,现在或多或少地还有人做,这些事也成为了所作之人的生活或乐趣。我嫂子回老家时,发来许多照片,她爸爸箍的蒸饭用的木桶,亲戚用毛线钩的拖鞋,邻居家结婚做的轿子,她问我:这些是你要的手工吗?我说,当然是啊!只要需要,人们依然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阿木认为,手艺之于生活也是一样,平均地分散在整个生活中。当人们将它分剥出来谈时,就像看到一捧精心搭配的鲜切花,光鲜亮丽却已不是它在土壤当中的样子。但扎根土壤中的鲜花,那种原生的对于手工的热爱,才是更为鲜活的,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

    人间万象,手工在生活中的形态也有万象。阿木介绍,这本书一共八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三个故事,呈现出来的只是生活中的“二十四象”。“每一个受访者谈自己与手工的故事时,我并非认同他们每一个人。但作为一个客观记录者,我会尽量撇开自己的喜好,勾画出受访者给我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也只是受访者生活中一个刹那的展现。”阿木感慨,二十四个刹那,加在一起连一秒钟都不到,是何其渺小。它们完全不足以定义手工生态,只是手工生态当中渺小的存在。从这个角度看,阿木觉得这本书有点像《一千零一夜》,可以无限写下去,它就是与手工有关的生活。事实上,你也可以写自己的故事,每一个爱手工的人都有故事。

    跑题的采访聊出精华

    现在回想起每一次采访,阿木都觉得受益无穷。很多采访都是他和成成一同前往,他们会在路上讨论每一部分的具体思路,彼此分享最近获得的信息,探讨对于手工的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手工的认识,也在不断演进。大多数时候,我们的采访更像是聊天,只要受访者没有时间限制,而且我们都特别喜欢‘跑题’。”阿木称,有时受访者会突然问是不是跑题了,但在他看来,跑题的部分往往包含采访的精华,那正是受访者在放松状态下特别真实的表达。当然,有些时候采访并不顺利。阿木表示,尤其是一些经常接受采访的受访者,会有一套应对采访的固定思路。“一次,有位受访者半开玩笑地说:你就照着自己的想象,把我写成孔雀就得了。我当时有些生气,我知道你是孔雀、熊猫还是哈士奇,就给你写成孔雀?不过后来一个下午的时间,我都在旁边看他工作。有意思的是,当他开始工作,就自然转变为一种专注而又专业的状态,与聊天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书中几乎所有的采访都是面对面的交谈,但第三部分的民族学博士莫力是个特例。莫力人在国外,联络不易。阿木便拜读了她的博士论文,我又问了她一些问题,才最终完成内容。阿木坦言,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加入了他自己的经历。“第七部分的德格印经院算是我夹带的私货,那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地方。2013年,我去德格印经院时主要基于兴趣,观察了每个能够看到的工艺步骤。在这部分,我也写了查阅资料的过程和感受。”查阅资料,让阿木对它更加了解,同时,也发现自己对它不够了解。他称,这种类似的遗憾,不止发生在德格印经院这个主题下,每次遇到的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叹一口气。

    北京晨报记者 郭丹

【编辑:唐红】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