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高考就要被撤职吗?”20岁的我们站在40年之前

2018-10-12来源:中青在线

    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40年前是种怎样的概念?

    是历史书册上的黑白照片,是祖辈口中的断续回忆,还是荧屏演绎的跌宕情节?

    其实······

    穿越40年的时空,这是场两代“青年”的隔空对话。

    一方细细道来,如数家珍;一方瞪大双眼,凝视深思。

    今天的我们绝对想象不到

    以前

    热爱科学技术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

    中青报读者来信《爱人迷上了科学怎么办》

    记者来信

    《不要再给青年学习科学文化泼冷水了》

    也想不到

    一个年轻人会因为参加高考被撤了职

    或者因为姨夫犯下的错误而受到连累

    不被录取

    更想不到

    当时因为哥德巴赫猜想

    大名鼎鼎的陈景润先生

    还引起了争论

    有人认为他潜心学术

    不够“又红又专”

 

    《从怎样看陈景润谈起》:

    “热情地、坚决地、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广大青年,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学习。”

    这些,都是沉淀四十年间历史的隔空对话:

    10月9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社和建校40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联合主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科教界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40年历史,如何培养担当科技强国使命的时代新人。

    更多鲜活的故事,由几位前辈娓娓道来:

    国有疑难可问谁?

    一个月前,在国科大2018年开学典礼上,白春礼院长的演讲留下了一个金句: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

    这句话不但是当时的社交网站热搜话题,也解释了我们举办今天论坛的初衷。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

    节选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

    致辞

    科教融合是中科院高等教育体系的鲜明特色。虽然科教融合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组织模式,但是它的核心理念一直是通过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学习和实践。

    国科大从高端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紧密融合,大规模成建制地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形成了一种可借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40年前,1978年10月9日,国科大1978级研究生入学报到,中断了12年的研究生教育恢复;几乎同一时间,1978年10月7日,在“文革”中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复刊,并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和理想主义情怀,陪伴几代青年成长成才。

 

    ▲从1978年建校时千人入学,再到刚刚过去的9月,一万五千名研究生新生迈入校门,40年来,国科大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视为重要使命。

    国科大校长李树深表示,这种因缘际会,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正是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技和教育的春天,并由此迈入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40年。40年来,两家单位在培育人才、服务青年,引领科技、发展教育等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力量。

    张坤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演讲

    “强国一代”这个概念始于去年的十九大。当时,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一些党代表——其中包括国科大的著名教授,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强国一代》。

    我们认为,十九大在历史上首次明确了一条强国路线图,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到2050年前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30多年,是国家和个体的两个生命周期同频共振的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中国先后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进入强起来的黄金时代;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当今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高度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因此,我们热烈地呼唤“强国一代”!

    ······

    我是一名新闻人。其实,媒体某种程度上就是“时光机”。从图书馆里打开中国任何一份重要报纸的合订本,会立刻穿越回到过去。中国青年报无疑是这样的一张新闻纸。我们一直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厚爱,不只是尽职记录历史,有时还会以特殊的方式被历史所记录。

    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摄影大师马克·吕布1965年的作品,山西农村一个女青年,手里拿着一份中国青年报,头条新闻是“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不仅是一张报纸,大家可以在不同的端口接触到中青报的产品和服务。宁愿融合移动“死”,不愿“纸”望苟且生,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立下的融媒军令状。 “改革再出发”,我们会离青年人更近。

    节选自《张坤:为未来而生》(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李树深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演讲

    在这40年间,国科大培养出了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人;2018年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生学士学位。40年来,国科大培养的学生有10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

    ▲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的合照。

    首批18位博士,有一人缺席学位授予仪式,他们当中有6人为国科大的校友,其中包括第一位理学博士马中骐、第一位工学博士冯玉琳、第一位女博士徐功巧。这张合影是国科大研究生培养历史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后,中科院向国家递交的首张高级科技人才培养成绩单。

    如今,国科大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在读研究生4.9万名,在读本科生1500余人,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100多所研究所正积极探索、实施“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向着“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迈进。

    节选自《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重任的时代新人》——李树深在“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什么人应该是当代青年的榜样?

    李大钊指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寂寞、痛苦、黑暗中“发见”出来的,而过多的热闹、欢乐和光明只会使青年日渐消沉,丧失斗志,所以现代的青年应该在寂寞的方面活动,不要在热闹的方面活动;应该在痛苦的方面活动,不要在欢乐的方面活动;应该在黑暗的方面活动,不要在光明的方面活动。

    这其实就是针对我们今天的主题应该如何培养人才的回答。

    ——张飙

    张飙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科技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

    演讲

    10月7日,是中国青年报文革后复刊的日子。我有幸在复刊前就被抽调到报社来协助工作,后来又正式成为中国青年报的记者。

    所以常常感到幸运:我刚刚进入新闻界就赶上了这个历史时期。让我震惊的是,去夜班时听到报社领导在和其它报社联系,询问关于“四五”事件发稿的情况。那时的中央领导坚持着两个凡是,“四五事件”是毛主席定的反革命事件,还没“平反”。发这些稿件有着很大风险。记得当时值夜班的副总编辑说,“四五事件”不“平反”,思想解放就不彻底,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未来,再有风险也得干!

    那天晚上,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望着意气风发的副总编辑,看着斗志昂扬的编辑们,看着这些自觉为国家为民族承担责任的人,我不由自主也热血沸腾。我看到了这些自觉为国家为民族承担责任的人,切身感到了家国情怀、民族道义,体会到了:可以通过努力,使自己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我常常说,中国青年报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因为我从这里感受到了、树立起了家国情怀。四十年来,虽工作屡经变动,境遇时逢毁誉,但情怀一直在心。鞭策着我前进。我从中深深地认识到:年轻时牢扎内心的理想情怀,是人一生进步的动力。而国家民族的情怀,是其繁荣富强的动力!

    节选自《强国首强人心 强心首强青年》(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现场对话

    观察君:作为一名90后,很想了解您眼中能担负强国使命的青年榜样事例。

    王艳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当今时代不是塑造单个英雄的时代,它是个群体。我身边经常会碰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不是某一个人。

    比如2017年我从山东省招收了双胞胎兄弟,哥哥一定要学核物理,弟弟一定要学生物医学。

    哥哥说:“我要像‘两弹一星’元勋那样将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贡献。哪的核物理强,我就去哪。”

    弟弟说:“我要为病人解除病痛。”

    兄弟俩参观了国科大的“两弹一星”纪念馆,看完之后改变原有计划考进国科大。

    我个人认为,我身边这些学生都是能担负强国使命的青年。

    下一个40年,

    由今天的“强国一代”开启。

    一代奋斗者终将老去,

    但我们从事的事业将永远年轻,

    传承接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永远年轻。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编辑:戴月婷

 

【编辑:李翀】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